2024版苜蓿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推动草地可持续发展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293-2024 苜蓿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科学复壮技术,推动苜蓿人工草地可持续发展,开启草地管理新篇章。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苜蓿作为一种优质的牧草资源,在饲料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长期的人工种植及自然环境的变化,苜蓿人工草地正面临着退化、产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提升苜蓿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DB15/T 3293-2024 苜蓿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苜蓿人工草地的复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4版苜蓿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推动草地可持续发展新里程,2024版苜蓿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推动草地可持续发展新里程,2,技术规程,第1张

《DB15/T 3293-2024 苜蓿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苜蓿人工草地复壮的技术规范,旨在对苜蓿人工草地的复壮技术进行标准化,提升草地生产力,延长草地使用寿命,推动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苜蓿人工草地的复壮工作,涵盖了土壤改良、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草地管理等多个方面。

技术要求

(1)土壤改良:针对退化苜蓿人工草地,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采取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施用有机肥料、调整土壤pH值等。

(2)品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苜蓿品种,确保种源质量。

(3)播种技术:根据苜蓿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和方法,如秋季播种、机械播种等。

(4)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苜蓿生长需求,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5)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降低病虫害对苜蓿人工草地的影响。

(6)草地管理:加强草地管理,包括适时割草、草地翻耕、清除杂草等,确保草地健康生长。

规程实施效果

《DB15/T 3293-2024 苜蓿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苜蓿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延长草地使用寿命,降低草地退化速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苜蓿产量:通过实施复壮技术,苜蓿产量可提高20%以上。

  2. 改善草地质量:复壮后的苜蓿人工草地,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有利于畜牧业发展。

  3. 延长草地使用寿命:通过科学管理,苜蓿人工草地的使用寿命可延长10年以上。

  4. 促进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复壮技术有助于提高草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草地退化速度,为我国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DB15/T 3293-2024 苜蓿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苜蓿人工草地的复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各级畜牧部门和企业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提高苜蓿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为我国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