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欧榛品种配置与栽培技术规程解读及实施指南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34/T 4671-2024 解读》详细解析了平欧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规程,为实施提供指南,规程涵盖品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平欧榛产量和品质。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蓬勃发展,榛子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成为了坚果市场的一颗璀璨明珠,榛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平欧榛作为榛子家族中的佼佼者,其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对提升榛子的产量与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依据《DB34/T 4671-2024 平欧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为广大榛农提供品种配置与栽培技术的实施指南。

平欧榛品种配置与栽培技术规程解读及实施指南解析,平欧榛品种配置与栽培技术规程解读及实施指南解析,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DB34/T 4671-2024 平欧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针对平欧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的省级地方标准,由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制,并于2024年正式发布实施,该规程旨在规范平欧榛的品种选育、配置、栽培与管理,从而提升榛子的产量与品质,推动榛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品种配置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方面,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品种适应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以提升榛子的产量与品质。
  2. 品种特性:挑选果实大、核小、出仁率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3. 品种搭配:合理配置早、中、晚熟品种,以延长榛子的采摘期。

品种配置

  1. 单品种配置:在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的区域,可选择单一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2. 多品种配置:在气候、土壤条件复杂多样的区域,可选用2-3个优良品种进行搭配种植。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1.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沙壤土或壤土。
  2. 整地:深翻土地,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整平土地。

栽植

  1. 栽植时间: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
  2. 栽植密度:行距3-4米,株距2-3米。
  3. 栽植方法:挖栽植坑,坑深、宽各1米,将榛子苗木放入坑中,填土压实,浇透水。

浇水与施肥

  1. 浇水:栽植后要及时浇透水,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2.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施用一次,施肥量根据树势和土壤肥力确定。

整形修剪

  1. 整形:榛子树形以自然形为宜,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2. 修剪:每年春季萌芽前进行修剪,剪除病弱枝、交叉枝、内向枝等。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主要防治榛子炭疽病、病等,可选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2. 虫害:主要防治榛子象甲、榛子叶甲等,可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

《DB34/T 4671-2024 平欧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榛子产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种植技术指导,广大榛农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规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品种,提高榛子产量与品质,为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