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养殖新风尚,DB15/T 3335-2024 饲用燕麦产地环境标准引领
《DB15/T 3335-2024 饲用燕麦产地环境要求》发布,旨在保障燕麦品质,推动绿色养殖发展,引领行业新趋势。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作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燕麦,作为一类优质的饲料作物,以其高营养价值、良好的适口性,赢得了养殖户的青睐,为了确保饲用燕麦的品质,规范燕麦产地环境管理,我国于2024年正式颁布了《DB15/T 3335-2024 饲用燕麦产地环境要求》标准,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深入探讨饲用燕麦产地环境要求,旨在保障燕麦品质,引领绿色养殖新风尚。
标准背景
近年来,我国燕麦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稳步提升,由于燕麦产地环境管理的不规范,部分燕麦产品品质不佳,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DB15/T 3335-2024 饲用燕麦产地环境要求》标准,旨在规范燕麦产地环境管理,提升燕麦品质,保障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适用范围
《DB15/T 3335-2024 饲用燕麦产地环境要求》适用于我国燕麦种植区域,涵盖燕麦种植基地的选址、建设、生产、加工、储存等各个环节。
产地环境要求
- 地理位置:燕麦产地应选择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
- 土壤条件: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应大于1.5%,土壤质地以沙壤土、壤土为宜。
- 灌溉条件:燕麦产地应具备灌溉条件,确保灌溉水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大气环境:燕麦产地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 生物多样性:燕麦产地应保护生物多样性,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等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
生产管理要求
- 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燕麦品种。
- 播种技术:合理密植,确保燕麦植株生长空间充足。
-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收割与储存:采用机械化收割,确保燕麦籽实饱满,储存过程中注意防潮、防霉变。
标准实施与措施
实施主体
《DB15/T 3335-2024 饲用燕麦产地环境要求》的实施主体为燕麦种植基地、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等相关单位。
措施
- 建立健全燕麦产地环境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部门职责。
- 加强对燕麦产地环境质量的监测,确保燕麦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标准的行为进行处罚。
《DB15/T 3335-2024 饲用燕麦产地环境要求》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燕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规范燕麦产地环境管理,提高燕麦品质,有助于推动绿色养殖,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燕麦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