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904-2024,红皮梨生产技术规程,引领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DB13/T 5904-2024 红皮梨生产技术规程》发布,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开启产业新篇章,该规程规范了红皮梨的种植、管理、采摘和储运等环节,旨在提升红皮梨品质和产量,推动梨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迈进,农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升,红皮梨,作为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红皮梨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市场供应,促进梨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正式出台了《DB13/T 5904-2024 红皮梨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规程背景
红皮梨,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特色水果,以其皮薄、肉脆、汁多、味甜等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由于生产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导致红皮梨的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和专家论证,出台了《DB13/T 5904-2024 红皮梨生产技术规程》。
选园与规划
规程明确指出,红皮梨生产基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确保梨树生长环境适宜。
品种选择与栽植
规程推荐种植的品种应具备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栽植时,应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苗木,按照规定的行距、株距进行栽植。
土壤管理
规程强调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力,通过施用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
树体管理
规程对梨树的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根据梨树的生长习性,合理修剪,保持树形美观,提高光照条件,在花期和果实生长期,适时疏花疏果,确保果实品质,针对病虫害,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
果实采收与处理
规程规定,红皮梨果实成熟度达到标准后,应及时采收,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果实损伤,采收后,对果实进行分级、包装,确保果实品质。
实施意义
提高红皮梨产品质量
《DB13/T 5904-2024 红皮梨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红皮梨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的需求。
保障市场供应
规程的制定,有助于提高红皮梨产业的整体生产水平,保障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对红皮梨的需求。
促进梨产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规程,推动红皮梨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梨产业可持续发展。
《DB13/T 5904-2024 红皮梨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红皮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广大农民应积极响应,共同推动红皮梨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