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DB36/T 427-2018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DB36/T 427-2018 淮山生产技术规程》旨在通过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动淮山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种植流程,提高产量与品质,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迈进,标准化生产已成为提升农产品品质、确保食品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淮山,作为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的特产,其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显得尤为关键,据此,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B36/T 427-2018《淮山生产技术规程》应运而生,为淮山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实操指南,有力地推动了淮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DB36/T 427-2018《淮山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省级地方标准,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并发布,该规程旨在规范淮山的生产流程,提升淮山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适用于湖南省淮山种植区域,涵盖了淮山的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全环节。
选种与播种
- 选种:应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淮山品种,如湘淮1号、湘淮2号等,要求种子饱满、无病虫害。
- 播种:淮山播种多在春季进行,需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田间管理
- 土壤管理:淮山适宜在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以5.5-6.5为宜,播种前,需深翻土壤,施足底肥,如有机肥、复合肥等。
- 水分管理:淮山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
-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时追肥,一般追肥3-4次,以氮、磷、钾肥为主。
- 中耕除草: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淮山生长。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淮山常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等,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洒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 虫害防治:淮山常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等,发现虫害,应及时喷洒农药,如敌百虫、乐果等。
采收与加工
- 采收:淮山采收多在秋季进行,选择晴天进行,采收时,注意保护淮山块茎,避免损伤。
- 加工:淮山加工可制成淮山粉、淮山片、淮山干等,加工过程中,注意卫生,确保产品质量。
DB36/T 427-2018《淮山生产技术规程》为淮山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通过实施该规程,有助于提高淮山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淮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灵活运用规程,不断提高淮山种植水平。
淮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生产,我们应积极推广DB36/T 427-2018《淮山生产技术规程》,提升淮山种植水平,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