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634-2018标准助力上犹绿茶管理水平再攀高峰
上犹绿茶管理迈入新纪元,DB36/T 634-2018标准引领,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上犹绿茶作为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的特色产品,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卓越的口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进一步提升上犹绿茶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上犹县积极引进并全面实施DB36/T 634-2018《上犹绿茶》地方标准,构建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DB36/T 634-2018标准概述
DB36/T 634-2018《上犹绿茶》地方标准,是在对上犹绿茶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茶叶产业的发展趋势,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上犹绿茶的术语和定义、品种、产地环境、种植管理、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
上犹绿茶管理体构建
种植管理
上犹绿茶的种植区域严格遵循DB36/T 634-2018标准,对产地环境、土壤、气候等条件进行严格筛选,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从而确保茶叶品质的优良。
加工工艺
上犹绿茶的加工过程严格执行DB36/T 634-2018标准,从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确保茶叶品质,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质量检验
在上犹绿茶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从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确保茶叶品质符合DB36/T 634-2018标准,加强检验人员培训,提高检验水平,确保产品质量。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上犹绿茶的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环节,严格按照DB36/T 634-2018标准执行,包装材料环保、安全,标签完整、清晰,运输过程中避免茶叶受潮、受压,储存环境干燥、通风。
品牌建设
上犹县通过举办茶叶文化节、茶叶评比等活动,提高上犹绿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品牌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
上犹绿茶管理体成效
自DB36/T 634-2018标准实施以来,上犹绿茶管理体取得了显著成效:
- 提升了上犹绿茶的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 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 提高了消费者对上犹绿茶的信任度,扩大了市场份额。
- 为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DB36/T 634-2018标准的实施,为上犹绿茶管理体构建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上犹县将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推动上犹绿茶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