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紫山药新标准DB36/T 1146-2019解读,等级规格全面升级
《DB36/T 1146-2019标准解读》全面更新鲜食紫山药等级规格,提升产品品质,规范市场管理,推动紫山药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鲜食紫山药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更好地规范鲜食紫山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提升产品质量,我国于2019年正式发布了DB36/T 1146-2019《鲜食紫山药等级规格》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鲜食紫山药的等级规格。
标准背景
鲜食紫山药因其卓越的营养价值和独到的口感,在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市场上鲜食紫山药的品质参差不齐,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困扰,为了规范鲜食紫山药市场,提升产品质量,我国及时制定了DB36/T 1146-2019标准。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36/T 1146-2019标准适用于鲜食紫山药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明确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鲜食山药》GB/T 263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GB 2762等。
定义
标准对鲜食紫山药的相关术语进行了详细定义,如“鲜食紫山药”、“紫山药品种”、“紫山药块茎”、“紫山药品质”等。
等级规格
标准将鲜食紫山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并对每个等级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
- 一级鲜食紫山药:品质优良,口感佳,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腐烂,无霉变,无异味。
- 二级鲜食紫山药:品质较好,口感尚可,有少量病虫害,机械损伤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10%,无腐烂,无霉变,无异味。
- 三级鲜食紫山药:品质一般,口感较差,病虫害较重,机械损伤面积超过总面积的10%,无腐烂,无霉变,无异味。
检验方法
标准规定了鲜食紫山药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卫生检验。
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标准对鲜食紫山药的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
标准实施意义
DB36/T 1146-2019标准的实施,对鲜食紫山药市场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
- 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鲜食紫山药消费。
- 推动鲜食紫山药产业健康发展。
- 提高我国鲜食紫山药在市场的竞争力。
DB36/T 1146-2019《鲜食紫山药等级规格》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鲜食紫山药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鲜食紫山药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