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062-2018浮梁茶生产技术规程解析,推动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DB36/T 1062-2018 浮梁茶生产技术规程》深入解析了浮梁茶生产关键环节,为茶产业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南,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茶叶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浮梁茶,被誉为茶叶中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为了确保浮梁茶的生产技术规范化,提升茶叶品质,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江西省浮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8年正式发布了《DB36/T 1062-2018 浮梁茶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度解析,旨在为茶农、茶企以及茶叶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6/T 1062-2018 浮梁茶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本规程详细规定了浮梁茶生产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摘、加工、包装、标识、运输及储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适用于浮梁县行政区域内所有浮梁茶的生产活动。
浮梁茶生产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
术语和定义
规程对浮梁茶及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包括浮梁茶、茶树、茶芽、茶树品种等,为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术语标准。
产地环境
规程强调,浮梁茶产地环境必须符合国家GB 15618标准,包括土壤、水源、大气和生物等多个方面,确保茶叶品质的同时,也符合茶叶生产的特定要求。
栽培管理
(1)茶树品种:规程推荐了浮梁种、中茶108、中茶102等品种。
(2)茶园建设:应选择排水优良、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块,并遵守GB 15706标准。
(3)茶园管理:包括有机肥的使用、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其中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合理使用化肥;修剪需根据茶树品种和生长习性进行,保持通风透光;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采摘
(1)采摘时间:浮梁茶的最佳采摘季节为春季、夏季和秋季。
(2)采摘标准:根据茶叶品种和品质要求,制定相应的采摘标准。
加工
(1)鲜叶处理:包括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
(2)加工工艺:根据茶叶品种和品质要求,确定相应的加工工艺。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1)包装:应符合国家GB 7718标准,使用的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环保。
(2)标识:产品标识需包含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等信息。
(3)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茶叶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受潮、受热或污染。
(4)储存:储存环境需通风、干燥、避光、防潮、防虫。
浮梁茶生产技术规程的重要性
- 规范浮梁茶生产,提升茶叶品质。
- 保障消费者权益,增强消费者对浮梁茶的信任。
- 推动浮梁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DB36/T 1062-2018 浮梁茶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浮梁茶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茶农、茶企及茶叶爱好者都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共同促进浮梁茶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