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富硒栽培技术规程DB36/T 1323-2020发布,引领芦笋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36/T 1323-2020 芦笋富硒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推动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规范富硒栽培技术,提升芦笋品质和产量,开启产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前行,绿色、健康、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新潮流,芦笋,作为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的蔬菜,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关键,DB36/T 1323-2020《芦笋富硒栽培技术规程》的问世,为芦笋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文将围绕该规程,深入探讨芦笋富硒栽培技术的核心要点与实施策略。

芦笋富硒栽培技术规程DB36/T 1323-2020发布,引领芦笋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芦笋富硒栽培技术规程DB36/T 1323-2020发布,引领芦笋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36/T 1323-2020《芦笋富硒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芦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单位共同编制的行业规范,该规程旨在规范芦笋富硒栽培技术,提升芦笋的产量与品质,进而推动芦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芦笋富硒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与整地

芦笋喜光、耐寒、耐旱,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仍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为佳,在选地时,应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排水条件优良的地块,整地时,需深翻土壤,施足底肥,确保土壤细腻、平整。

处理与播种

选用优质、健康、无病虫害的芦笋种苗,播种前需用温水浸泡、消毒杀菌,播种时,按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进行点播,覆土厚度1-2厘米。

田间管理

  1. 施肥:芦笋生长过程中,需施足底肥和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芦笋生长情况调整。
  2. 水分管理:芦笋喜湿润环境,但忌水涝,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雨季需注意排水,防止根部腐烂。
  3. 病虫害防治:芦笋易受病虫害侵袭,需加强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农药使用。

富硒技术

  1. 施用富硒肥料:选用富硒肥料,按照规程要求施用,以提高土壤硒含量,进而提高芦笋硒含量。
  2. 叶面喷施:在芦笋生长期间,叶面喷施富硒叶面肥,提高芦笋硒含量。
  3. 微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技术,将土壤中的硒转化为芦笋可吸收的形式。

实施策略

  1.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民对芦笋富硒栽培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 推广示范:在芦笋主产区建立示范点,推广芦笋富硒栽培技术,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3. 加强技术研究:针对芦笋富硒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效果。
  4. 政策扶持:加大对芦笋富硒栽培技术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推动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

DB36/T 1323-2020《芦笋富硒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芦笋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推广应用该规程,我们有望进一步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助力芦笋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