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416-2005标准解析,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技术与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1
本文对DB22/T 416-2005标准进行解析,并研究了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精确测定方法,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探讨了不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提高饮用水质量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公众对饮用水品质的期待日益提高,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TDS)的含量,作为衡量水质的关键指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DB22/T 416-2005是我国针对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所制定的地方标准,本文将对其作深入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DB22/T 416-2005标准解析,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技术与应用研究,DB22/T 416-2005标准解析,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技术与应用研究,2,测定方法,水质监测,第1张

DB22/T 416-2005标准概览

DB22/T 416-2005《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标准于2005年发布并实施,它详细规定了测定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方法,涵盖了重量法、电导率法、滴定法等多种技术,适用于城市供水、农村集中式供水以及自备水源的溶解性总固体检测。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方法

重量法

重量法是测定溶解性总固体的经典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水样在105℃至110℃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通过烘干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尽管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但该方法的缺点是耗时较长,对实验设备的要求较高。

电导率法

电导率法利用电导率仪测定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特别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该方法受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滴定法

滴定法基于酸碱滴定的原理来测定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但需要精心选择滴定剂和指示剂,对实验条件的要求较高。

DB22/T 416-2005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保障饮用水安全

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DB22/T 416-2005标准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测定方法,有助于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提高水质监测效率

该标准提供了多种测定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从而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

促进水处理技术研究

DB22/T 416-2005标准为水处理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有助于提升水处理效果,降低成本。

应用案例

以下是DB22/T 416-2005标准的一些具体应用案例:

  • 某城市供水公司运用该标准对供水管网中的水样进行检测,发现部分管网水质不合格,并迅速采取措施改善,保障了市民的饮水安全。
  • 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在建设初期,依据该标准对水源水进行检测,为水处理工艺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供水水质。
  • 某自备水源在开采过程中,根据该标准进行检测,发现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DB22/T 416-2005标准在我国饮用水质量监测和水处理技术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掌握这一标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水质监测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方法选择,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