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山羊肉,DB32/T 1802-2011标准下的地理标志传承
《地理标志产品风采录》深入探讨DB32/T 1802-2011标准下的海门山羊肉独特魅力,文章从地理环境、饲养工艺、肉质特点等方面,详细解析了海门山羊肉的品质优势,展示了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风采。
在我国辽阔的疆域之中,孕育了无数独具风味的地理标志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更展现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让我们一同走进DB32/T 1802-2011标准所规范的地理标志产品——海门山羊肉,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海门山羊肉的源起
海门山羊肉,产自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以其鲜美的肉质和独特的口感而享誉四方,据史书记载,海门山羊肉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DB32/T 1802-2011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海门山羊肉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行业标准,于2011年正式发布。
海门山羊肉的独特之处
肉质鲜美
海门山羊肉选用上乘的山羊肉作为原料,肉质鲜美,肥而不腻,其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
口感独特
海门山羊肉的口感独树一帜,鲜美多汁,具有浓郁的羊膻味,烹饪时,羊肉的鲜美与调料的香气相得益彰,令人回味无穷。
地域特色鲜明
海门山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肉质、口感、香气等方面均与当地其他羊肉有所区别,这主要得益于海门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海门山羊肉的生产工艺
选材严格
海门山羊肉选用优质的山羊肉作为原料,要求羊肉新鲜、无病害、无异味,在选材过程中,严格把关,确保羊肉的品质。
精心饲养
海门山羊肉的饲养过程十分讲究,采用放养与圈养相结合的方式,让山羊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充分吸收阳光、空气和水源,保证羊肉的品质。
传统烹饪
海门山羊肉的烹饪方法独特,采用传统的炖、煮、烧、烤等多种烹饪方式,使羊肉的鲜美和香气得到充分发挥。
海门山羊肉的文化内涵
海门山羊肉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它承载着海门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在民间,海门山羊肉被誉为“羊肉中的珍品”,是亲朋好友聚会、节日庆典等场合的必备佳肴。
海门山羊肉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地理标志产品的推广,海门山羊肉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在DB32/T 1802-2011标准的指导下,海门山羊肉的生产和销售将更加规范,品质更有保障,海门山羊肉有望成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海门山羊肉以其独特的品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中独树一帜,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海门山羊肉将继续传承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味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