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857-2025导则解析,助力城乡供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DB41/T 2857-2025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导则》深入解读,旨在推动城乡供水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该导则全面规范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为提升供水质量、保障供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民生工程,为了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建设质量,规范建设行为,保障供水安全,我国正式颁布了DB41/T 2857-2025《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本文将对该《导则》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
《导则》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导则》适用于我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运行和管理等全流程,同时也可供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考。
基本规定
-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和适用。
- 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工程建设应注重环境保护,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设计
- 水源选择与保护:水源选择需符合国家规定,优先选用地表水、地下水,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并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水源污染。
- 水厂设计:水厂设计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合理确定水厂规模、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确保水质达标。
- 管网设计:管网设计需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合理确定管网布局、管材选用和施工技术,确保供水安全、可靠。
工程施工
- 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组织与管理体制,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 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技术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 施工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工程监理
- 监理机构设置:监理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确保监理工作质量。
- 监理工作内容:监理工作应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
- 监理方法与手段:监理方法应科学、合理,确保监理工作有效开展。
工程运行与管理
- 运行管理:运行单位应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确保供水安全、可靠。
- 设施维护:运行单位应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 水质监测:运行单位应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达标。
DB41/T 2857-2025《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导则》的发布,为我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应认真学习并贯彻《导则》,不断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供水服务,推动我国城乡供水事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