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DB41/T 2839-2025标准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41/T 2839-2025标准解读了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土壤剖面发生层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提高土壤剖面研究质量,新标准明确了采样方法、标本制作流程、质量要求等内容,为土壤剖面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显得尤为关键,在此背景下,为了规范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技术,提升土壤调查与监测的精确度,最新发布的《DB41/T 2839-2025 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DB41/T 2839-2025标准解读,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DB41/T 2839-2025标准解读,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是土壤调查与监测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土壤资源的评估与保护,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标本采集过程中常出现代表性不足、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势在必行。

适用范围

《DB41/T 2839-2025》适用于我国各类土壤类型(包括农田、林地、草地、湿地等)的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鉴定。

标本采集

  1. 采样地点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地点,避免人为干扰较大的区域。
  2. 采样深度: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类型,确定采样深度,一般农田土壤剖面深度为0.3~1.0m,林地、草地、湿地等土壤剖面深度为0.5~1.5m。
  3. 采样工具:使用专用采样工具,如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采样刀等。
  4. 采样方法:采用垂直采样法,沿土壤剖面分层采集,确保每层采样厚度均匀,避免数据偏差。
  5. 标本制作: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放入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中,按顺序并做好标记。

标本保存

  1. 保存环境:标本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
  2. 保存方法:将标本放入密封袋中,防止受潮、污染。

标本鉴定

  1. 鉴定人员:鉴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土壤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2. 鉴定方法:根据土壤剖面发生层特征,对标本进行鉴定。

规程实施与评价

实施步骤

  1. 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规程培训,确保其掌握标本采集、保存和鉴定技术。
  2. 实施: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鉴定。
  3. 监督: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评价方法

  1. 数据准确性:对采制、保存和鉴定后的标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评估数据准确性。
  2. 标本代表性:对采制、保存和鉴定后的标本进行代表性评估。

《DB41/T 2839-2025 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采制技术规程》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土壤剖面发生层纸盒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鉴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该规程的实施,有望提高土壤调查和监测的准确性,为我国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