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实践指南

团体标准 601
本规程解析与应用实践,针对猕猴桃主要病虫害,提出绿色防控技术,强调生态平衡、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提高猕猴桃产量与品质,降低农药使用,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猕猴桃产业的迅猛发展,病虫害问题逐渐凸显,对猕猴桃的产量与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确保猕猴桃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41/T 2836-2025《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与实施。

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实践指南,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实践指南,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DB41/T 2836-2025规程概述

DB41/T 2836-2025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规范,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防控手段,有效降低病虫害对猕猴桃产业的影响,提升猕猴桃的品质与产量,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通过定期监测,掌握病虫害发生态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素等生物手段,降低病虫害密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物理防治:采用遮网、诱虫灯、防虫网等物理措施,阻止病虫害的侵入。
  4. 化学防治: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5. 农业防治:通过调整栽培技术,增强猕猴桃的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解析

病害防治

  1. 猕猴桃溃疡病: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如使用菌蚊、草蛉等天敌,防虫网、遮网等物理措施,以及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低毒农药。
  2. 猕猴桃炭疽病: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如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制剂,防虫网、遮网等物理措施,以及合理修剪、清除病残体、加强肥水管理等。

虫害防治

  1. 猕猴桃叶蝉: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如使用瓢虫、草蛉等天敌,防虫网、诱虫灯等物理措施,以及吡虫啉、啶虫脒等低毒农药。
  2. 猕猴桃蚜虫:同样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使用瓢虫、草蛉等天敌,防虫网、诱虫灯等物理措施,以及吡虫啉、啶虫脒等低毒农药。

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践

  1. 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设立监测点,定期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选用适宜的生物防治方法: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天敌、昆虫素等生物防治手段。
  3. 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利用防虫网、遮网、诱虫灯等物理措施,降低病虫害密度。
  4.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
  5. 加强农业防治:调整栽培技术,提高猕猴桃的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

DB41/T 2836-2025《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猕猴桃产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绿色防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对猕猴桃产业的影响,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