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059-2015标准,红砖茶品质升级新纪元

团体标准 601
DB42/T 1059-2015标准标志着红(米)砖茶品质迈入新纪元,为行业提供权威指导,确保茶叶品质与安全,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红(米)砖茶作为一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饮品,其魅力日益彰显,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确保红(米)砖茶的生产、检测与销售规范化,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出台了DB42/T 1059-2015标准,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对红(米)砖茶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解析。

DB42/T 1059-2015标准,红砖茶品质升级新纪元,DB42/T 1059-2015标准,红砖茶品质升级新纪元,2,食品安全,创新,第1张

DB42/T 1059-2015标准概述

DB42/T 1059-2015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红(米)砖茶的地方标准,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自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红(米)砖茶的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识、运输及储存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红(米)砖茶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红(米)砖茶,亦称米砖茶,是以红茶或绿茶为原料,经过发酵、蒸压、烘干等工艺精制而成的紧压茶,其特点为砖形规整、色泽红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分类

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红(米)砖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红茶砖茶:以红茶为原料,经发酵、蒸压、烘干等工艺制成的砖茶。
  2. 绿茶砖茶:以绿茶为原料,经发酵、蒸压、烘干等工艺制成的砖茶。
  3. 混合砖茶:以红茶、绿茶或茶叶为原料,经混合、发酵、蒸压、烘干等工艺制成的砖茶。

红(米)砖茶的要求

外观要求

红(米)砖茶的外观应整齐、色泽红润、无霉变、无异味、无杂质。

感官要求

红(米)砖茶的香气应浓郁、滋味醇厚、回味悠长。

内在质量要求

红(米)砖茶的内在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水分:≤12.0%
  2. 总灰分:≤6.0%
  3. 酸不溶性灰分:≤3.0%
  4. 重金属:应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的要求。

红(米)砖茶的检验方法

红(米)砖茶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具体检验方法可参照DB42/T 1059-2015标准执行。

红(米)砖茶的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包装

红(米)砖茶的包装应采用食品级材料,确保茶叶的卫生和安全。

标识

红(米)砖茶的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净含量、生产单位等信息。

运输

红(米)砖茶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受潮和碰撞,确保茶叶的品质。

储存

红(米)砖茶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热和污染。

DB42/T 1059-2015标准为红(米)砖茶的生产、检验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有助于提升红(米)砖茶的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作为我国茶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米)砖茶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遵循这一标准,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红(米)砖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