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389-2025发布,暗纹鲀循环水养殖技术规范推动行业创新升级
《DB14/T 3389-2025》规范引领暗纹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度,为我国水产养殖提供创新模式。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暗纹鲀作为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珍贵鱼类,其养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促进暗纹鲀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规范养殖流程,提升养殖效益,我国正式颁布了《暗纹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规范》(DB14/T 3389-2025),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为暗纹鲀养殖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规范背景
暗纹鲀(学名:Takifugu obscurus),亦称河鲀,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鱼类,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暗纹鲀养殖业发展迅速,传统养殖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水质污染、病害频发、饲料利用率低等,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暗纹鲀养殖技术的创新与改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以其高效、环保、可控等优势,成为暗纹鲀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暗纹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暗纹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操作指南。
养殖场选址与建设
规范要求养殖场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区域,并具备一定的水源条件,养殖场建设应遵循环保、节能、高效的原则,包括养殖车间、水源处理系统、饲料加工车间、污水处理系统等配套设施。
暗纹鲀种苗繁育
规范对暗纹鲀种苗的来源、质量、运输等环节提出了要求,养殖企业应选用优质种苗,确保种苗健康、无病害,规范还对种苗的养殖密度、水质、饲料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规范详细介绍了暗纹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技术要点,包括:
- 水质管理:要求养殖车间内水质稳定,溶解氧、氨氮、亚盐等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养殖密度:根据养殖车间面积、水源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养殖密度。
- 饲料投喂: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确保暗纹鲀的营养需求。
- 病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暗纹鲀病害的监控和防治。
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规范要求养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实现零排放,规范还鼓励养殖企业开展资源化利用,将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肥料或饲料。
规范实施与推广
《暗纹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暗纹鲀养殖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促进规范的实施与推广,相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养殖企业对规范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 政策扶持:加大对暗纹鲀养殖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养殖技术。
- 加强监管:加强对养殖企业的监管,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暗纹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暗纹鲀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信在规范的实施与推广下,我国暗纹鲀养殖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