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养殖技术规程DB14/T 634-2025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导
《DB14/T 634-2025绒山羊养殖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为绒山羊养殖提供技术支持,详细解读规程内容,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提高绒山羊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绒山羊产业的蓬勃兴起,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养殖技术规程显得尤为关键,在此背景下,最新发布的行业标准DB14/T 634-2025《绒山羊养殖技术规程》应运而生,为绒山羊养殖提供了系统、规范的操作指南,本文将深入解读DB14/T 634-2025规程,并探讨其在养殖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DB14/T 634-2025《绒山羊养殖技术规程》概述
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编制的DB14/T 634-2025《绒山羊养殖技术规程》于2025年正式发布,旨在通过规范养殖流程,提升养殖效益,维护养殖户合法权益,并推动绒山羊产业的良性发展。
DB14/T 634-2025《绒山羊养殖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养殖环境
规程详细规定了养殖环境的各项指标,如选址要求、舍内温湿度、光照时长等,养殖场需位于地势较高、排水畅通、通风良好之地,舍内温度应维持在5℃至25℃之间,湿度控制在40%至70%,光照时间不少于12小时。
种羊选择与繁殖
规程对种羊的选择和繁殖提出了严格标准,包括品种、年龄、体重、繁殖能力等方面,强调选用优良品种、繁殖能力强的种羊,并实施合理的繁殖计划,以确保遗传优势的充分发挥。
饲养管理
规程对饲养管理进行了细致指导,涉及饲料选择、饲养方式、疾病预防等,强调根据绒山羊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配比饲料,确保饲料品质与安全,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疾病。
疾病预防与治疗
规程对疾病预防与治疗制定了具体措施,包括疫苗接种、药物防治、环境消毒等,要求养殖户按规程定期接种疫苗,加强环境消毒,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产品质量与安全
规程对绒山羊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涵盖绒毛质量、肉质等方面,要求养殖户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产品品质,维护消费者权益。
DB14/T 634-2025《绒山羊养殖技术规程》在实际养殖中的应用
提高养殖效益
遵循规程进行养殖,有助于养殖户科学饲养、合理管理,提升绒山羊的繁殖率和成活率,从而提高整体养殖效益。
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
规程的严格执行,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与安全,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促进绒山羊产业发展
DB14/T 634-2025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规范养殖市场、提升养殖户水平、推动绒山羊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DB14/T 634-2025《绒山羊养殖技术规程》为绒山羊养殖提供了科学的操作指南,对提升养殖效益、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户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规程,共同推动绒山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