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665-2025 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引领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新纪元
《DB14/T 665-2025 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发布,推动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该规程规范了酿酒葡萄旱作技术,提高葡萄产量与品质,助力我国葡萄酒产业迈向新篇章。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旱作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酿酒葡萄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旱作技术的提升对于保障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DB14/T 665-2025)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葡萄酒产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酿酒葡萄旱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规程背景
我国葡萄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传统灌溉方式水资源消耗大、葡萄园土壤质量下降、干旱、高温等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的制定旨在提高酿酒葡萄旱作技术水平,推动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葡萄园选址与规划
规程要求,酿酒葡萄园应选择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块,规划时需充分考虑葡萄园的规模、地形、水源等因素,确保旱作技术的有效实施。
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酿酒葡萄旱作技术的基础,具体措施包括:
- 深翻松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 合理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 推广使用生物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土壤污染。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酿酒葡萄旱作技术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
-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降低水资源消耗;
- 根据葡萄生长阶段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调整灌溉制度,确保葡萄生长所需水分;
- 利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肥料管理
肥料管理应遵循“适量、适时、均衡”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
-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葡萄生长需求,科学制定施肥方案;
- 推广使用缓释肥料、生物肥料等,减少肥料施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 加强肥料利用率研究,提高肥料施用效果。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包括:
- 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防治;
- 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 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农民防治水平。
规程实施与推广
DB14/T 665-2025规程的实施与推广,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具体措施如下:
- 政府层面:加大对酿酒葡萄旱作技术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动技术普及与应用。
- 企业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研发适应旱作条件的葡萄品种和栽培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 农民层面:提高农民对旱作技术的认识,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规程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技术,为我国葡萄酒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