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815-2025标准深度解析,盐碱地玉米垄侧覆膜种植技术全攻略
《DB14/T 815-2025标准解读》详细阐述了盐碱地玉米起垄覆膜垄侧种植技术规程,包括具体操作步骤和应用要点,旨在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率。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盐碱地上的种植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而且对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DB14/T 815-2025《盐碱地玉米起垄覆膜垄侧种植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我国盐碱地玉米种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DB14/T 815-2025《盐碱地玉米起垄覆膜垄侧种植技术规程》由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编制,旨在规范盐碱地玉米种植技术,提升玉米产量与品质,推动盐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盐碱地玉米种植区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
技术规程要点
选地与整地
-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条件优良的盐碱地作为种植基地。
- 整地前进行土壤改良,如施用有机肥、石灰等,有效降低土壤盐分。
- 整地深度控制在20-25厘米,确保土壤松软、平整,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品种选择与处理
- 选择抗盐性强的玉米品种,如DB14/T 815-2025推荐的品种。
- 种子处理: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小时,晾干后进行播种。
起垄覆膜
- 起垄:采用机械起垄,垄高20-25厘米,垄距60-70厘米。
- 覆膜:选用黑色地膜,厚度为0.008-0.010毫米,覆盖垄面,提高土壤保温保湿效果。
垄侧种植
- 播种:在覆膜后,将种子均匀撒在垄侧,播种深度为3-5厘米。
- 株距:根据品种特性,株距控制在25-30厘米。
田间管理
- 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如磷酸二铵、硫酸钾等,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 灌溉: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玉米生长。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玉米健康生长。
收获与储藏
- 收获:当玉米籽粒达到成熟时,及时收获,避免损失。
- 储藏:将收获的玉米籽粒晾晒至水分含量在13%以下,进行储藏,确保玉米品质。
规程应用与效果
DB14/T 815-2025《盐碱地玉米起垄覆膜垄侧种植技术规程》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采用该规程种植的玉米,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20%以上,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该规程有助于降低盐碱地土壤盐分,提高土壤肥力,推动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DB14/T 815-2025《盐碱地玉米起垄覆膜垄侧种植技术规程》为我国盐碱地玉米种植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盐碱地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