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蓝周年栽培技术规范升级,DB61/T 1955-2025,创新传承推动产业高质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61/T 1955-2025 芥蓝周年栽培技术规范》融合传统与创新,旨在推动芥蓝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规范涵盖周年栽培关键技术,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蔬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芥蓝,作为一种富含营养、深受市场喜爱的绿叶蔬菜,其周年栽培技术的规范研究与应用,对于提升芥蓝产量、优化品质、保障供应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围绕《DB61/T 1955-2025 芥蓝周年栽培技术规范》进行探讨,旨在传承与创新芥蓝周年栽培技术,推动芥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芥蓝周年栽培技术规范升级,DB61/T 1955-2025,创新传承推动产业高质发展,芥蓝周年栽培技术规范升级,DB61/T 1955-2025,创新传承推动产业高质发展,2,现代化,创新,第1张

《DB61/T 1955-2025 芥蓝周年栽培技术规范》概述

《DB61/T 1955-2025 芥蓝周年栽培技术规范》是我国首个针对芥蓝周年栽培的行业标准,由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牵头起草,于2025年正式发布,该规范从品种选择、播种期、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多个方面对芥蓝周年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为芥蓝生产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

芥蓝周年栽培技术传承与创新

品种选择与播种期

(1)品种选择:依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特点,挑选适宜的芥蓝品种,我国芥蓝品种丰富,如普通芥蓝、云南芥蓝等,生产者应优先选择抗病力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2)播种期:芥蓝播种期需结合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春季播种在3-4月,秋季播种在8-9月,冬季播种在11-12月。

栽培管理

(1)整地与施肥: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栽培,深耕土地,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为辅,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2)播种与定植: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播种深度2-3厘米,播种后及时覆盖稻草或薄膜,保持土壤湿润,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苗。

(3)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适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

病虫害防治

(1)病虫害监测:定期对芥蓝田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防治。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化学防治:在生物防治无效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确保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采收与保鲜

(1)采收:当芥蓝植株高度达到30-40厘米,叶片颜色鲜绿,口感脆嫩时,即可采收。

(2)保鲜:采收后的芥蓝应尽快进行预冷处理,降低田间热,延长保鲜期。

《DB61/T 1955-2025 芥蓝周年栽培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芥蓝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生产实践中,芥蓝生产者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传承与创新,提高芥蓝周年栽培技术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芥蓝产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推动芥蓝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芥蓝周年栽培技术规范的传承与创新是芥蓝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优化品种选择、加强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保鲜等方面的技术措施,我国芥蓝产业有望实现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全面提升,为保障国家蔬菜供应、促进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 2现代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