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390.2-2025林下西洋参种苗繁育技术规程解析
《DB53/T 1390.2-2025林下西洋参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详细介绍了林下西洋参的种苗繁育技术,包括选种、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规范林下西洋参的种植过程,提高产量和质量。
随着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迅猛发展,林下西洋参作为一种兼具高药用价值和显著经济效益的植物,引起了广泛关注,为规范林下西洋参的生产技术,提升种苗繁育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林下西洋参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种苗繁育(DB53/T 1390.2-2025),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林下西洋参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林下西洋参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种苗繁育,详细阐述了林下西洋参种苗繁育的技术规范、种苗质量标准、繁育方法、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该规程适用于我国林下西洋参种苗繁育的整个生产过程。
种苗繁育技术要求
繁育场地选择
林下西洋参种苗繁育场地需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顺畅、光照充足、土壤肥沃、pH值介于5.5-6.5之间的区域,场地应远离污染源,确保种苗生长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繁育材料选择
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符合种苗质量标准的林下西洋参种苗作为繁育材料,种苗应具备完整的根系、饱满的芽眼和健康的叶片。
繁育方法
- 播种繁育:采用条播或点播方式,播种深度为2-3厘米,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保持土壤湿润。
- 扦插繁育: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长度10-15厘米,保留上端2-3片叶,扦插深度5-7厘米,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夏季高温多雨时,注意排水防涝;冬季寒冷干燥时,适当减少浇水。
- 施肥管理:播种前施足底肥,如有机肥、复合肥等,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量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
- 除草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与西洋参争夺养分。
-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可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种苗质量标准
- 外观:种苗应具有完整根系、饱满芽眼和健康叶片,无病虫害。
- 根系:根系发达,无腐烂、损伤。
- 芽眼:芽眼饱满,生长点明显。
- 叶片:叶片颜色正常,无病虫害。
《林下西洋参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种苗繁育的发布,为我国林下西洋参种苗繁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遵循规程要求,加强种苗繁育管理,提高种苗质量,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下西洋参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