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365-2025标准解读,引领品种筛选技术规程新时代

团体标准 601
《DB53/T 1365-2025》品种筛选技术规程新标准,深入解读了品种筛选的规范化流程,强调标准化操作和科学评估,旨在提升品种筛选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我国产业的蓬勃发展,品种的精心筛选与广泛推广,已成为提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为了规范品种筛选技术,确保种植的标准化和高效化,我国在2025年正式发布了《品种筛选技术规程》(DB53/T 1365-2025),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规程,探讨其对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DB53/T 1365-2025标准解读,引领品种筛选技术规程新时代,DB53/T 1365-2025标准解读,引领品种筛选技术规程新时代,2,技术规程,第1张

《品种筛选技术规程》(DB53/T 1365-2025)是我国产业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其宗旨在于规范品种筛选流程,提升品种筛选的精确性和效率,该规程由辽宁省产业技术体系制定,广泛应用于品种的筛选、鉴定、评价和推广等环节。

品种筛选原则

DB53/T 1365-2025明确规定了品种筛选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包括:

  1. 满足市场需求:筛选的品种应具备出色的口感、品质和外观,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2. 适应种植环境:筛选的品种应具备较强的抗病性、耐寒性、耐旱性等特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种植环境。
  3. 提高产量:筛选的品种应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 品质优良:筛选的品种应具有卓越的果实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品种筛选方法

规程详细阐述了品种筛选的方法,主要包括:

  1. 田间观察:通过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叶片颜色、果实形状、色泽等特征,初步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
  2. 室内鉴定:对筛选出的品种进行室内生物学特性、抗病性、耐寒性等指标的鉴定。
  3. 果实品质评价:对筛选出的品种进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测定。

品种评价与推广

规程对品种的评价与推广提出了具体要求:

  1. 评价标准:根据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抗病性、产量、品质等指标,制定品种评价标准。
  2. 推广方式:通过技术培训、示范种植、市场推广等方式,将优良品种推广到生产实践中。

规程实施与影响

DB53/T 1365-2025的实施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品种筛选的准确性:规程明确了品种筛选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提高筛选的准确性,降低误判率。
  2. 促进产业标准化: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产业标准化,提高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3. 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筛选出优质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需求。
  4. 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品种筛选技术规程》(DB53/T 1365-2025)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将继续遵循规程,不断优化品种,提升种植水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