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894-2025 规范引领,猪支原体肺炎防控,助力猪群健康与产业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 602
《DB34/T 1894-2025 规模猪场猪支原体肺炎防控技术规程》旨在通过科学防控措施,保障猪群健康与产业发展,规程详细阐述了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技术,为规模猪场提供科学指导,助力行业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规模猪场在养殖过程中遭遇了诸多疾病挑战,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简称M. pneumoniae)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猪群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防控猪支原体肺炎,保障猪群健康和产业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DB34/T 1894-2025 规模猪场猪支原体肺炎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该规程,深入探讨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控策略。

DB34/T 1894-2025 规范引领,猪支原体肺炎防控,助力猪群健康与产业持续发展,DB34/T 1894-2025 规范引领,猪支原体肺炎防控,助力猪群健康与产业持续发展,2,技术规程,第1张

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特点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 hyopneumoniae)引发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该病原体形态呈球状或杆状,直径约为0.2-0.5微米,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猪支原体肺炎主要侵袭猪的呼吸道,包括鼻腔、气管和肺泡等部位,导致猪群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生长迟缓等症状。

《DB34/T 1894-2025 规程》的主要内容

《DB34/T 1894-2025 规模猪场猪支原体肺炎防控技术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预防措施

  1. 强化猪场管理,确保猪舍清洁、干燥,降低湿度。
  2.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减少猪群与外界病原体的接触。
  3. 加强猪群饲养管理,提升猪群免疫力。
  4.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消灭病原体。

诊断方法

  1. 临床症状观察:猪群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生长迟缓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测:采用PCR、ELISA等方法检测猪肺炎支原体。

治疗措施

  1. 药物治疗:选用敏感药物,如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等。
  2. 对症治疗:针对猪群出现的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病原体监测

  1. 定期对猪群进行病原体检测,了解猪群感染情况。
  2. 对猪场内环境进行病原体检测,评估猪场生物安全水平。

猪支原体肺炎防控措施的实施

提高猪群免疫力

  1.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猪群营养摄入。
  2. 加强猪群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
  3.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群免疫力。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

  1. 加强猪场内外的生物安全隔离,减少猪群与外界病原体的接触。
  2. 严格执行猪舍消毒制度,消灭病原体。
  3. 加强人员管理,防止病原体传播。

定期监测与评估

  1. 定期对猪群进行病原体检测,了解猪群感染情况。
  2. 对猪场内环境进行病原体检测,评估猪场生物安全水平。
  3.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防控措施,确保猪群健康。

《DB34/T 1894-2025 规模猪场猪支原体肺炎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规模猪场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规程中的各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保障猪群健康和产业持续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