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鲜食甘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34/T 5192-2025 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项针对鲜食甘薯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旨在通过生态平衡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甘薯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规程详细解读了病虫害的识别、监测、防治措施及实际应用案例。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鲜食甘薯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与品质受到了广泛关注,病虫害是制约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有效防控甘薯病虫害,保障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DB34/T 5192-2025《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2025版鲜食甘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025版鲜食甘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34/T 5192-2025《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鲜食甘薯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行业标准,该规程明确了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环保的防控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对甘薯产业的影响。

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

病害

  1. 甘薯黑斑病:主要侵害甘薯块根,病斑呈黑褐色,质地坚硬,严重时会导致甘薯腐烂,防控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

  2. 甘薯软腐病:主要侵害甘薯茎蔓和块根,病部软腐,流出黏液,防控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实行轮作制度。

虫害

  1. 甘薯茎螟:主要侵害甘薯茎蔓,导致植株枯萎,防控措施包括:选用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

  2. 甘薯瓢虫:主要侵害甘薯叶片,导致叶片枯黄,防控措施包括:选用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

绿色防控技术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薯茎螟,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甘薯瓢虫。

  2. 物理防治:利用光、电、热等物理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甘薯瓢虫。

  3.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确保食品安全,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甘薯病虫害。

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规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2. 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度依赖化学防治。

  3.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甘薯植株的抗病、抗虫能力。

  4. 实行轮作制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5. 培育和推广抗病、抗虫品种。

DB34/T 5192-2025《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鲜食甘薯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