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标准(DB34/T 679-2019)发布,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新篇章
安徽省发布《行业用水定额》(DB34/T 679-2019),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规范用水行为,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该定额的实施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崛起,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为规范行业用水行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安徽省于2019年正式颁布了《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DB34/T 679-2019),本文将深入剖析该定额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背景
水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性资源,对保障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合理开发、浪费严重、水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政策,其中行业用水定额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针对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各行业、各规模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用水定额标准,涵盖了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具体内容包括:
- 定额分类:根据行业和规模,将用水定额细分为农业用水定额、工业用水定额、建筑业用水定额、服务业用水定额等。
- 定额值:针对不同行业和规模,设定相应的用水定额值,以指导企业合理用水。
- 实施范围:本定额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各类用水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 实施方式:用水单位应根据本定额制定用水计划,合理配置水资源,降低用水量。
实施意义
-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实施行业用水定额,引导企业合理用水,降低用水量,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优化产业结构:行业用水定额的发布有助于推动高耗水产业转型升级,降低水环境风险,优化产业结构。
- 强化水资源管理:行业用水定额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规范用水行为,保障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水资源管理。
- 促进绿色发展:通过实施行业用水定额,推动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DB34/T 679-2019)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水资源管理、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各界应携手共进,确保行业用水定额的顺利实施,为我国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