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517-2007 菜心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
《DB36/T 517-2007 无公害食品菜心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是一份针对菜心生产的无公害食品技术规程,旨在指导菜心种植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该规程详细阐述了菜心种植的各个环节,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为菜心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无公害食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菜心作为南方地区广受欢迎的蔬菜,其品质与安全性的问题备受瞩目,我国颁布的《无公害食品 菜心生产技术规程》(DB36/T 517-2007)作为无公害菜心生产的关键技术指南,对于提升菜心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程,旨在为菜心生产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DB36/T 517-2007《无公害食品 菜心生产技术规程》解析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菜心生产的全流程,涵盖了品种选择、播种、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储存、运输等关键环节。
菜心品种选择
菜心品种选择标准:
(1)品种需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具备较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2)产量稳定,品质上乘; (3)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的相关要求。
播种
(1)播种时机:依据当地气候特点,通常在春末和秋初进行播种; (2)播种量:每亩土地播种量约为200克; (3)播种方式:推荐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控制在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
栽培管理
(1)土壤管理:选择排水性能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深翻,确保底肥充足; (2)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积水; (3)施肥: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科学合理地施肥; (4)病虫害防治: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
采收
(1)采收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和菜心成熟度来决定; (2)采收方式:采用人工采摘,确保菜心不受损伤。
储存与运输
(1)储存:维持适宜的温湿度,防止阳光直射和高温影响; (2)运输:采用保鲜运输方式,确保菜心品质不受损害。
DB36/T 517-2007 无公害食品菜心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
提高菜心产品质量
严格执行DB36/T 517-2007规程,从品种选择到生产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升菜心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需求。
保障消费者健康
该规程的实施有助于减少农药残留,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遵循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更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无公害食品 菜心生产技术规程》(DB36/T 517-2007)是我国无公害菜心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菜心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从品种选择到产品上市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以提升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