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佛手茶新规范DB35/T 708-2022发布,引领传统茶业转型升级
《DB35/T 708-2022 永春佛手茶栽培与加工技术规范》发布,为传统茶业注入新活力,规范永春佛手茶种植与加工,提升茶叶品质,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永春佛手茶,福建省永春县的传世佳茗,其历史源远流长,品质卓越非凡,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健康饮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永春佛手茶的市场需求亦逐年攀升,为了规范永春佛手茶的种植与加工技术,提升茶叶品质,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DB35/T 708-2022《永春佛手茶栽培与加工技术规范》,本文将围绕栽培与加工两大方面,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
永春佛手茶栽培技术规范
选址与建园
(1)土壤:适宜选择排水畅通、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红壤、黄壤、砂壤土等,pH值保持在4.5-6.5之间。 (2)地形:宜选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丘陵或山地,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 (3)园区规划:根据地理条件,合理规划园区布局,确保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种植技术
(1)种苗选择:挑选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 (2)种植时间:通常选择在秋季进行种植。 (3)种植密度:行距控制在1.5-2米,株距在0.5-1米之间。 (4)种植方法:采用开沟种植,深度约20-30厘米,覆土后浇透水。
栽培管理
(1)水肥管理:根据茶树生长需求,科学施肥、灌溉。 (2)修剪:每年进行2-3次修剪,保持茶树冠层整齐,促进茶叶生长。 (3)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科学使用农药。
永春佛手茶加工技术规范
采摘标准
(1)采摘时间:春季采摘在“清明”前后,秋季采摘在“白露”前后。 (2)采摘标准:选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芽头饱满,叶色鲜绿。
加工工艺
(1)杀青:采用高温快速杀青,保持茶叶新鲜。 (2)揉捻:适度揉捻,使茶叶形状紧凑,滋味浓郁。 (3)干燥:低温慢烘,保持茶叶香气。 (4)复火:对成品茶进行复火,提升茶叶品质。
包装与储存
(1)包装: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茶叶品质。 (2)储存:储存环境需干燥、通风、避光,温度控制在0-10℃之间。
DB35/T 708-2022《永春佛手茶栽培与加工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永春佛手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通过规范栽培与加工技术,提升茶叶品质,有利于永春佛手茶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助力传统茶业焕发新活力,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应认真执行该规范,共同推动永春佛手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