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74-2022 水稻育秧中心建设规范解析及实践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42/T 1874-2022 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为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提供技术指导,详细解读规范内容,包括设施要求、技术流程、环境控制等,旨在提高育秧效率和水稻产量,适用于农业企业和农户。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水稻生产技术持续创新,水稻育秧中心的建设作为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其技术规范日益受到重视,2022年,我国正式发布了DB42/T 1874-2022《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为我国水稻育秧中心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DB42/T 1874-2022 水稻育秧中心建设规范解析及实践应用指南,DB42/T 1874-2022 水稻育秧中心建设规范解析及实践应用指南,202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DB42/T 1874-2022 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解读

规范适用范围

DB42/T 1874-2022规范适用于我国水稻育秧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全面涵盖了育秧中心的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

选址与规划

(1)选址:育秧中心应选在交通便利、水源充沛、排水顺畅、地势平坦的区域,且需远离污染源,确保秧苗的生长环境安全。 (2)规划:规划应遵循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合理布局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等,确保各区域功能明确、互不干扰。

设计与建设

(1)设计: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合理配置生产设施,确保秧苗生长环境适宜。 (2)建设:建设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主要包括育秧棚、灌溉系统、通风系统、保温系统、排水系统等设施的建设。

设备配置

(1)育秧棚:采用温室大棚、塑料大棚等,具备保温、保湿、通风等功能。 (2)灌溉系统: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确保秧苗生长所需水分。 (3)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秧苗生长环境。 (4)保温系统:采用保温材料,确保秧苗在寒冷季节生长。 (5)排水系统:采用暗沟、明沟、排水渠等,确保秧苗生长环境。

人员培训与技术管理

(1)人员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技术管理: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确保秧苗生长质量。

DB42/T 1874-2022 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2. 注重设备选型,提高育秧中心的生产效率。
  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 严格技术管理,确保秧苗生长质量。
  5. 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育秧中心建设与管理。

DB42/T 1874-2022《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为我国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注重设备选型、人员培训和技术管理,以提高育秧中心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不断优化建设与管理,为我国水稻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