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459-2022 黄芩加工标准化,提升中药材品质与效益的实践探索
《DB14/T 2459-2022 黄芩产地加工技术规程》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提升中药材品质与效益,探索与实践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兴盛,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产业链的基石,其品质与加工技术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黄芩作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其产地加工技术对于保障药材质量、提升药用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规范黄芩产地加工技术,提升中药材整体品质,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于2022年正式颁布了DB14/T 2459-2022《黄芩产地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从规程的背景、内容、实施意义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规程背景
黄芩,又名黄连、山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镇痛等显著功效,广泛用于临床及中医药制品中,由于黄芩产地加工技术参差不齐,导致中药材品质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疗效,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组织专家团队对黄芩产地加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了DB14/T 2459-2022《黄芩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黄芩的产地加工,涵盖采收、干燥、筛选、粉碎、包装等环节。
- 采收:黄芩采收应在药材成熟期进行,选择晴天、干燥的早晨进行,避免药材受到雨淋、日晒等不利影响。
- 干燥:黄芩干燥采用晒干或烘干方式,要求干燥过程中保持药材温度在50℃以下,避免高温破坏药材有效成分。
- 筛选:黄芩干燥后,进行筛选,去除杂质、非药用部位,确保药材纯净。
- 粉碎:根据药用部位和用途,将黄芩药材进行适度粉碎,以提高药效。
- 包装:黄芩药材包装应采用防潮、防霉、防虫蛀的包装材料,确保药材在储存过程中品质稳定。
实施意义
- 提高中药材品质:通过规范黄芩产地加工技术,确保中药材品质稳定,提升中医药产品的疗效。
- 促进产业升级:规范加工技术有助于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 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中药材品质,使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有效的中药材产品。
- 推动中医药化:规范加工技术,有助于提高我国中药材在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DB14/T 2459-2022《黄芩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的推广应用,黄芩产地加工技术将得到进一步规范,我国应继续加强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先进加工技术,提升中药材整体品质,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DB14/T 2459-2022《黄芩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动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