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株玉米贮质量评价标准DB15/T 956-2016解析与应用研究
本研究解析了DB15/T 956-2016全株玉米贮质量评价标准,旨在提高玉米储存质量,通过研究,提出了玉米贮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实际应用,为玉米种植、加工和销售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和对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需求日益凸显,全株玉米青贮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饲料资源,其在畜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显著,为了确保全株玉米青贮的质量,规范其生产与质量控制,我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布了DB15/T 956-2016《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DB15/T 956-2016标准概述
DB15/T 956-2016《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旨在规范全株玉米青贮的采样、样品处理、质量评价方法以及质量等级划分等环节,该标准适用于全株玉米青贮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和使用全过程。
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标准解析
采样与样品处理
DB15/T 956-2016标准强调,全株玉米青贮的采样应覆盖不同部位、不同时间,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后,样品需立即封存,并在24小时内送检,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评价方法
全株玉米青贮的质量评价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 感官评价: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对青贮饲料的颜色、气味、质地等进行综合评估。
- 理化指标评价:包括水分、总糖、酸度、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
- 微生物指标评价:涉及乳酸菌、酵母菌、大肠菌群等微生物含量。
质量等级划分
根据DB15/T 956-2016标准,全株玉米青贮的质量等级分为优等、一等、二等、三等四个等级,具体要求如下:
- 优等:感官评价优良,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 一等:感官评价良好,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 二等:感官评价一般,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 三等:感官评价较差,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标准的应用
生产过程控制
在生产全株玉米青贮的过程中,严格执行DB15/T 956-2016标准,有助于提升青贮饲料的质量,减少饲料浪费。
市场
该标准为市场部门提供了规范依据,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畜牧业发展
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15/T 956-2016《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标准》为我国全株玉米青贮的生产、储存、加工和使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确保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质量,为我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大标准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对标准的认识与执行力度,共同推动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发展。 建议**:
- 详述全株玉米青贮的生理特性和营养价值。
- 分析全株玉米青贮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
- 探讨影响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