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29/T 84-2022标准解读,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加工技术革新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
《DB5329/T 84-2022》新标准规范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加工技术,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该标准旨在提高饲料质量,保障动物健康,助力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资源的需求量持续攀升,紫花苜蓿,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优质饲料作物,其裹包青贮饲料加工技术对于提升饲料利用率、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DB5329/T 84-2022《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加工技术规范》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加工技术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我国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饲料作物的佼佼者,裹包青贮饲料技术,通过在紫花苜蓿收获后迅速压实、密封,有效抑制微生物活动,保持青贮饲料的品质,DB5329/T 84-2022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的加工技术,提升饲料品质,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适用范围
DB5329/T 84-2022标准适用于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的加工、检验及验收全过程。
技术要求
原料要求
紫花苜蓿原料需新鲜、无病虫害、无霉变,水分含量需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加工设备
加工设备需满足生产需求,具备足够的压实能力,确保青贮饲料的压实度。
加工工艺
包括收割、切碎、压实、密封等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 收割:采用适宜的收割设备,确保收割均匀,减少损伤。
- 切碎:将紫花苜蓿切碎,切碎长度需控制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发酵。
- 压实:采用压实设备,将切碎的紫花苜蓿压实,压实度需达到规定要求。
- 密封:采用密封设备,确保青贮饲料在密封状态下发酵。
检验与验收
检验项目
包括水分、酸度、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
检验方法
按照GB/T 18204《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方法》执行。
验收标准
按照DB5329/T 84-2022标准执行。
标准实施与推广
宣传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DB5329/T 84-2022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意识。
技术推广
鼓励企业、合作社等开展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饲料利用率。
监督管理
加强对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DB5329/T 84-2022《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加工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加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饲料质量,保障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各级畜牧管理部门、企业和合作社应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