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672.2-2022规程解析,稻渔种养水稻种植关键技术要点

团体标准 601
《DB52/T 1672.2-2022》详细解析了稻渔种养技术规程第二部分,聚焦水稻种植要点,规程涵盖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旨在提升水稻产量与品质,实现稻渔种养高效益。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稻渔种养作为一种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DB52/T 1672.2-2022《稻渔种养技术规程 第2部分:水稻种植》的正式发布,为稻渔种养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旨在为我国稻渔种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2/T 1672.2-2022规程解析,稻渔种养水稻种植关键技术要点,DB52/T 1672.2-2022规程解析,稻渔种养水稻种植关键技术要点,2022,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第1张

DB52/T 1672.2-2022规程主要针对稻渔种养过程中的水稻种植环节,明确了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稻渔种养过程中的水稻种植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规程中引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3. 术语和定义:对规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解释。
  4. 水稻种植前的准备:包括土地选择、土壤改良、品种选择等。
  5. 水稻种植技术:涵盖播种、插秧、田间管理等。
  6. 水稻病虫害防治:包括病虫害识别、防治方法等。
  7. 水稻收获与加工:包括收获、脱粒、晾晒等。
  8. 评价与监测:对稻渔种养水稻种植环节进行评价与监测。

规程要点解析

土地选择与土壤改良

规程要求,稻渔种养水稻种植的土地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便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对于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应进行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肥力。

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选用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性好的水稻品种,在稻渔种养中,应考虑对鱼类生长无影响的品种。

播种与插秧

规程规定,播种前应进行消毒、催芽等处理,插秧时,应按照合理的行距和株距进行,确保田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水稻生长。

田间管理

规程要求,稻渔种养水稻种植过程中,应加强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水分管理尤为重要,应保持田间湿润,避免干旱或水涝。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稻渔种养水稻种植过程中,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收获与加工

规程规定,水稻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避免影响产量和品质,收获后,应进行脱粒、晾晒等加工处理,确保稻谷质量。

DB52/T 1672.2-2022《稻渔种养技术规程 第2部分:水稻种植》为我国稻渔种养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通过深入解读该规程,有助于提高我国稻渔种养水平,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稻渔种养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