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358-2021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引领蚯蚓养殖产业迈向新高峰
《DB62/T 4358-2021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我国蚯蚓养殖产业水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蚯蚓养殖提供标准化技术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在此背景下,蚯蚓养殖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农业产业,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崛起,为了规范蚯蚓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我国于2021年正式发布了《DB62/T 4358-2021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规程背景
蚯蚓养殖因其投资低、回报率高、环保等优点,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导致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蚯蚓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及时制定了《DB62/T 4358-2021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
规程主要内容
蚯蚓养殖场地选择
规程明确要求,蚯蚓养殖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区域,并避开污染源,确保养殖环境安全。
蚯蚓养殖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使用我国优良的蚯蚓养殖品种,如红蚯蚓、大蚯蚓等,养殖品种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养殖技术等因素。
蚯蚓养殖饲料配制
规程规定,蚯蚓饲料应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动物等,无机物主要包括钙、磷、钾等矿物质,饲料配制应根据蚯蚓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调整。
蚯蚓养殖环境控制
规程要求,养殖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具体要求如下:
- 温度:蚯蚓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
- 湿度:养殖环境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85%。
- 氧气:养殖环境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0%~20%。
蚯蚓养殖管理
规程对蚯蚓养殖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 分批养殖: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技术,合理分批养殖。
-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 环境监测:定期监测养殖环境,确保养殖环境稳定。
蚯蚓产品加工与销售
规程对蚯蚓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提出了要求,包括:
- 蚯蚓粪加工: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提高蚯蚓粪的品质。
- 蚯蚓饲料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不同类型的蚯蚓饲料。
- 蚯蚓产品销售:建立健全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实施意义
提高蚯蚓养殖技术水平
《DB62/T 4358-2021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的发布,为蚯蚓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养殖风险。
促进蚯蚓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蚯蚓养殖市场,提高产品品质,促进蚯蚓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蚯蚓养殖具有环保、高效等优点,有助于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DB62/T 4358-2021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蚯蚓养殖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规程要求,不断提高蚯蚓养殖技术水平,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