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987-2022 节水量计算导则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探讨

团体标准 602
《DB11/T 1987-2022 用水单位节水量计算导则》解读与应用实践,旨在规范用水单位节水量的计算方法,本导则详细阐述了节水量的计算原理、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用水单位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节水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严峻,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我国于1987年首次颁布了《用水单位节水量计算导则》(DB11/T 1987-2022),并在2022年对其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文将深入解读该导则,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践方法。

DB11/T 1987-2022 节水量计算导则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探讨,DB11/T 1987-2022 节水量计算导则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探讨,2022,2,第1张

《用水单位节水量计算导则》(DB11/T 1987-2022)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用水单位节水量计算的地方性标准,该导则明确了用水单位节水量计算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指标体系,旨在为用水单位提供科学、合理的节水计算依据。

导则主要内容

节水量计算原则

导则明确了节水量计算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

  1. 节水量计算应遵循“需求导向、供应保障、使用合理、排放有序”的原则;
  2. 节水量计算应采用实际用水量与理论用水量之差;
  3. 节水量计算应采用水量平衡法、水量差分法等方法。

节水量计算方法

导则规定了以下几种节水量计算方法:

  1. 水量平衡法:通过计算用水单位实际用水量与理论用水量之差,得出节水量;
  2. 水量差分法:通过比较用水单位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用水量,计算节水量;
  3. 节水率法:通过计算用水单位节水率,得出节水量。

节水量指标体系

导则建立了用水单位节水量指标体系,包括:

  1. 单位产品用水量:指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水量;
  2. 单位产值用水量:指生产单位产值所消耗的水量;
  3. 单位面积用水量: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消耗的水量;
  4. 节水量:指用水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节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导则应用实践

(一)制定节水计划

用水单位应根据导则规定的节水量计算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节水计划,节水计划应包括节水目标、节水措施、节水效果等内容。

(二)落实节水措施

用水单位应按照节水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
  2. 推广节水技术,采用节水设备;
  3. 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员工节水意识。

(三)监测节水效果

用水单位应定期对节水效果进行监测,包括:

  1. 节水量监测:通过计算实际节水量,与节水量进行比较;
  2. 节水率监测:通过计算节水率,评估节水效果。

《用水单位节水量计算导则》(DB11/T 1987-2022)为我国用水单位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节水计算依据,在实际应用中,用水单位应充分理解导则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节水计划,落实节水措施,监测节水效果,为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为虚构,实际导则内容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标签: 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