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创新碰撞,DB3202/T 1036-2022 无锡毫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2
《DB3202/T 1036-2022 无锡毫茶加工技术规程解读》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标准,详细阐述了无锡毫茶加工的规范流程,旨在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技艺,提升茶叶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持续繁荣,茶叶加工技术也在日新月异中不断精进,近年来,无锡毫茶作为一款拥有悠久历史与独到风味的名优绿茶,深受茶友们的青睐,为了规范无锡毫茶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茶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DB3202/T 1036-2022 无锡毫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茶业界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

传统与创新碰撞,DB3202/T 1036-2022 无锡毫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传统与创新碰撞,DB3202/T 1036-2022 无锡毫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022,技术规程,2,第1张

《DB3202/T 1036-2022 无锡毫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无锡毫茶加工的行业标准,其核心目标是规范无锡毫茶的加工流程,确保茶叶品质,增强茶叶在市场的竞争力,该规程由省茶叶学会、无锡市茶叶协会等权威机构共同起草,并于2022年正式对外发布。

茶叶原料

规程对无锡毫茶的原料选取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必须选用品质上乘的无锡毫茶品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采摘时间多在春季。

加工工艺

规程对无锡毫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涵盖了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筛分等关键环节。

  • 摊青:将采摘的茶叶摊放在通风、阴凉的环境中,厚度不宜超过5厘米,摊青时间一般为2-3小时。
  • 杀青:采用高温快速杀青法,温度控制在200-220℃,时间约为1-2分钟。
  • 揉捻:采取轻揉、慢揉、轻揉、慢揉的方式,揉捻时间约为20-30分钟。
  • 干燥:采用低温慢烘法,温度控制在60-80℃,时间约为2-3小时。
  • 筛分: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筛分,筛选出符合规格的茶叶。

质量要求

规程对无锡毫茶的质量要求进行了全面规定,包括外形、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方面。

  • 外形:条索紧结,匀长,色泽翠绿。
  • 色泽:茶叶色泽翠绿,白毫明显。
  • 香气:香气清高,具有毫茶特有的清香。
  • 滋味:滋味鲜爽,回甘悠长。
  • 汤色:汤色清澈明亮,呈绿色。
  • 叶底:叶底嫩绿,匀整。

包装与标识

规程对无锡毫茶的包装与标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包装材料需无毒、无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装标识应清晰、完整,包含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等信息。

规程意义

《DB3202/T 1036-2022 无锡毫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对于规范无锡毫茶加工技术、提升茶叶品质、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 规范加工技术,提升茶叶品质:规程的出台有助于规范无锡毫茶的加工流程,确保茶叶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追求。
  • 促进茶叶产业发展:规程的执行将提高无锡毫茶的市场竞争力,助力茶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传承茶文化:规程的制定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茶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无锡毫茶。

《DB3202/T 1036-2022 无锡毫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无锡毫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推动我国茶叶产业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标签: 2022技术规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