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145-2022,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畜牧健康与生态环保的绿色行动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12/T 1145-2022 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规范》为畜牧健康与生态环境提供绿色保障,规范牛粪卧床垫料使用,确保生物安全,促进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牛粪这一农业废弃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牛粪不仅是一种高品质的有机肥料,更可作为卧床垫料,用以优化牲畜生活环境,若在处理和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当,牛粪可能带来生物安全隐患,影响畜牧健康和生态环境,为此,我国制定了《DB12/T 1145-2022 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规范》,旨在为牛粪卧床垫料的生物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操作指南。

DB12/T 1145-2022,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畜牧健康与生态环保的绿色行动指南,DB12/T 1145-2022,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畜牧健康与生态环保的绿色行动指南,2022,2,安全管理,第1张

规范背景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牛粪产生量也随之剧增,据统计,我国每年牛粪产生量高达2.5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这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传播疾病,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积极倡导将牛粪资源化利用,将其作为卧床垫料应用于畜牧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牛粪卧床垫料的生物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病原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残留等,严重威胁到畜牧健康和生态环境。

《DB12/T 1145-2022 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牛粪卧床垫料的采集、处理、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生物安全管理。
  2. 术语和定义:对牛粪、卧床垫料、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术语进行明确界定。
  3. 技术要求:规定了牛粪卧床垫料的采集、处理、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包括原料质量、处理工艺、储存条件、运输方式、使用方法等。
  4. 病原微生物控制:针对牛粪卧床垫料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规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消毒、灭菌、隔离等。
  5. 重金属残留控制:针对牛粪卧床垫料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残留,规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检测、处理等。
  6. 环境保护:规定了牛粪卧床垫料处理、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如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7. 监测与评价:规定了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包括监测指标、监测频率、评价标准等。

规范实施

为确保《DB12/T 1145-2022 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的有效实施,需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本规范,提高畜牧从业者对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的认识。
  2. 完善政策法规:结合本规范,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的力度。
  3. 推广先进技术:鼓励研发和应用先进的牛粪处理技术,提高牛粪卧床垫料的质量和生物安全性。
  4.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的监测体系,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
  5. 强化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规范得到严格执行。

《DB12/T 1145-2022 牛粪卧床垫料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的实施,为我国牛粪卧床垫料的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生物安全隐患,保障畜牧健康,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20222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