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816-2022标准解析,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技术新规程
本文深入解析了DB15/T 2816-2022标准,详细阐述了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技术规程,规程从原料处理、菌种选择、发酵条件、产品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旨在提高玉米皮资源利用率,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工业对玉米皮等农副产品的利用率日益提升,玉米皮,作为玉米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富含营养价值,成为优质的饲料资源,为了提升玉米皮的利用价值,我国正式发布了《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技术规程》(DB15/T 2816-2022),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对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技术规程进行深入剖析。
标准背景
《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技术规程》(DB15/T 2816-2022)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标准,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养殖动物的健康,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及销售的全过程。
技术要求
- 原料要求:玉米皮需来自优质玉米加工企业,确保无霉变、无杂质、无农药残留。
- 菌种选择:选择发酵效率高、菌体蛋白含量丰富的菌种。
- 发酵条件:发酵温度控制在30-40℃,发酵时间控制在5-7天。
- 干燥条件:发酵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干燥时间不超过24小时。
- 质量要求: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应满足以下标准:
- 菌体蛋白含量不低于30%;
- 粗蛋白含量不低于40%;
- 无害菌数低于10^6CFU/g;
- 无重金属残留。
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
包装、储存、运输及销售
- 包装:采用复合袋或塑料桶等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
- 储存: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光直射。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潮湿、污染、高温等不利因素。
- 销售:销售前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标准实施与效果
DB15/T 2816-2022标准的实施,对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规范了生产流程,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养殖成本,推动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产品质量
标准规定了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使生产过程更加规范,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降低养殖成本
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作为一种新型饲料资源,具有成本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等特点,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有助于提高玉米皮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推进该标准的实施,不断提高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质量和产量,为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