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DB45/T 2555坚果富硒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45/T 2555-2022坚果富硒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我国坚果富硒栽培提供了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规程详细阐述了富硒栽培的土壤改良、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旨在提高坚果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富含硒元素的农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坚果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坚果类作物中的佼佼者,深入研究并应用富硒栽培技术对于坚果产业具有深远意义,我国正式颁布了DB45/T 2555-2022《坚果富硒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022版DB45/T 2555坚果富硒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2022版DB45/T 2555坚果富硒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2022,技术规程,2,第1张

DB45/T 2555-2022《坚果富硒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坚果富硒栽培的行业标准,DB45/T 2555-2022旨在规范坚果富硒栽培技术,提升坚果的品质与产量,满足消费者对富硒农产品的日益增长需求。

本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1. 富硒土壤的选择与改良:要求土壤具有高有机质含量、适宜的pH值(通常在6.5-7.5之间),以及0.2-0.5mg/kg的硒含量。
  2. 品种选择与繁育:选择具有抗病、抗逆性、高产量等特点的富硒坚果品种。
  3. 栽植技术:合理布局栽植密度,确保植株间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以促进硒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4. 肥水管理:根据土壤硒含量和植株生长情况,科学施肥和灌溉,确保硒元素的充足供应。
  5. 病虫害防治: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采收与加工:适时采收,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提升富硒坚果的营养价值。

规程解读与应用

土壤选择与改良

富硒土壤是坚果富硒栽培的前提,根据规程要求,应选择符合条件的土壤,对于硒含量不足的土壤,可通过施用硒肥和有机肥进行改良。

品种选择与繁育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富硒坚果品种是确保产品品质的关键,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栽植技术

合理规划栽植密度,确保植株间有足够的通风和光照,一般每亩栽植20-30株,行距2-3米,株距1.5-2米。

肥水管理

根据土壤硒含量和植株生长需求,科学施肥和灌溉,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以满足果实品质提升的需求。

病虫害防治

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采收与加工

适时采收,确保果实品质,一般成熟期为9-10月,果实颜色由青绿转变为黄绿色,果壳变硬时即可采收,采收后,采用烘干、炒制等方法加工,提升营养价值。

DB45/T 2555-2022《坚果富硒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坚果富硒栽培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高坚果品质和产量,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富硒农产品,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科学栽培,以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标签: 2022技术规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