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旱地糜子生产技术规程,DB62/T 4585-2022标准解析与现代农业发展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2
DB62/T 4585-2022标准解读,重点阐述绿色食品旱地糜子生产技术规程,旨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升旱地作物种植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推广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旱地糜子,作为一种富含营养、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种植,为了规范旱地糜子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确保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我国正式颁布了DB62/T 4585-2022《绿色食品 旱地糜子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为旱地糜子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62/T 4585-2022《绿色食品 旱地糜子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旱地糜子生产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旱地糜子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指导生产者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进行旱地糜子的种植,确保产品安全、优质、环保。

规程主要内容

产地环境

规程明确指出,旱地糜子的产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的区域,产地环境质量需符合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地环境质量。

品种选择

规程规定,旱地糜子生产应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审定的优良品种,其质量需符合GB/T 3543.1《农作物检验规程 第1部分:通用规则》的要求。

播种

规程对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确保糜子正常生长,播种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撒播等,确保播种均匀。

田间管理

规程对旱地糜子的田间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施肥、灌水、中耕除草等,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规律等因素合理施用,提倡使用有机肥料,灌水应根据土壤墒情和糜子生长需求进行,确保水分充足,中耕除草应适时进行,以防止杂草与糜子竞争养分。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旱地糜子的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生产者应定期观察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病虫害防治应符合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要求。

收获与储藏

规程对旱地糜子的收获与储藏提出了具体要求,收获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糜子成熟度确定,储藏时应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防止霉变。

规程实施意义

DB62/T 4585-2022《绿色食品 旱地糜子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推动旱地糜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规程有助于提高旱地糜子的生产技术水平,确保产品质量;有助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

DB62/T 4585-2022《绿色食品 旱地糜子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为旱地糜子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我国旱地糜子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该规程,不断提高自身生产技术水平,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