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1578-2022规程详解,河西冷凉灌区胡产技术革新

团体标准 602
《DB62/T 1578-2022》规程详细解读了河西冷凉灌区胡产技术,包括种植、灌溉、施肥等关键环节,规程旨在提高胡产质量,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胡麻,亦称亚麻,作为一种富含经济价值的油料作物,在我国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河西冷凉灌区作为我国胡麻的重要产区,肩负着推动胡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为了提升胡麻的产量与品质,我国特制定了《河西冷凉灌区胡麻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578-2022),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DB62/T 1578-2022规程详解,河西冷凉灌区胡产技术革新,DB62/T 1578-2022规程详解,河西冷凉灌区胡产技术革新,2022,技术规范,2,第1张

《河西冷凉灌区胡麻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河西冷凉灌区胡麻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等多个环节,对胡麻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范,旨在提升胡麻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助力河西冷凉灌区胡麻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选择

规程强调,应选用适合河西冷凉灌区种植的胡麻品种,且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品种纯度需达到98%以上,发芽率应不低于90%。

播种

  1. 播种时间:建议在春末夏初,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
  2. 播种量:根据胡麻品种、土壤肥力及播种方式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1.5公斤。
  3. 播种方式:采用机械化播种,确保播种均匀。

田间管理

  1.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播种前每亩施用磷酸二铵20公斤,播种后追施尿素15公斤。
  2. 灌水:胡麻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应根据土壤墒情、气温等因素适时灌水,确保土壤水分充足。
  3. 中耕除草:播种后20-25天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10-15厘米,除草同时松土保墒。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胡麻主要病害包括霜霉病等,防治方法包括轮作、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等。
  2. 虫害: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等,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收获

  1. 收获时间:胡麻籽实成熟时即可收获,一般播种后85-95天收获。
  2. 收获方式:采用机械化收获,确保收获质量。

规程实施意义

DB62/T 1578-2022《河西冷凉灌区胡麻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高胡麻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2. 促进河西冷凉灌区胡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为胡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生产效益。
  4. 推动我国胡麻产业的技术进步。

《河西冷凉灌区胡麻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胡麻产业的重要技术规范,对于提升胡麻产量与品质、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我们期待广大胡麻生产者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共同为我国胡麻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022技术规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