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627-2022,大白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助力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2
《DB21/T 3627-2022 大白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该规程将推动大白菜育苗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白菜,作为我国蔬菜产业中的璀璨明珠,其种植历史悠久,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在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下,大白菜的工厂化育苗技术日臻成熟,其在农业生产和民生保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工厂化育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为规范大白菜的工厂化育苗,提升其产量与品质,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于2022年正式颁布了《大白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DB21/T 3627-2022),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我国大白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DB21/T 3627-2022,大白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助力农业现代化新篇章,DB21/T 3627-2022,大白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助力农业现代化新篇章,2022,2,现代化,第1张

《大白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大白菜工厂化育苗的术语与定义、育苗设施、处理流程、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出苗质量要求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旨在全面提高大白菜育苗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读如下:

育苗设施

规程明确指出,育苗设施需满足保温、保湿、通风、光照等条件,以保障大白菜幼苗的健康生长,具体要求包括:

  1. 温湿度:白天温度宜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5-18℃;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
  2. 光照:光照强度维持在3000-5000勒克斯,光照时间每天不少于12小时。
  3. 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度过高时及时通风降温。

处理

规程要求对大白菜进行消毒、浸种、催芽等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具体操作如下:

  1. 消毒: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分钟。
  2. 浸种:用25℃温水浸种4-6小时。
  3. 催芽:将浸种后的种子置于25℃恒温条件下催芽,待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

规程强调根据大白菜品种和育苗设施条件,确定合理的播种密度,具体要求包括:

  1.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一般春季播种时间为3-4月,秋季播种时间为7-8月。
  2. 播种量:每平方米播种量约为20-30克。
  3. 播种方法:采用点播或撒播,播种后覆盖细土,厚度约1厘米。

苗期管理

规程要求对大白菜幼苗进行适时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以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具体要求如下:

  1.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2. 施肥:播种后5-7天施用一次缓释肥,每平方米施用量约为100克。
  3.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
  4.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出苗质量要求

规程要求大白菜幼苗出苗整齐、健壮,无病虫害,具体要求如下:

  1. 出苗率:要求达到90%以上。
  2. 幼苗高度:播种后15-20天,幼苗高度应达到10-15厘米。
  3. 根发达:根粗壮,分布均匀。

档案管理

规程要求对大白菜工厂化育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来源、播种时间、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便于追溯和分析。

《大白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大白菜工厂化育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高大白菜育苗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蔬菜的需求,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育苗技术,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农业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