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620-2022标准深度解析,大棚薄皮甜瓜栽培技术全面革新
《DB21/T 3620-2022》标准对大棚薄皮甜瓜栽培技术规程进行全面升级,详细解读了新规程的要点,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甜瓜产量和品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持续加速,设施农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大棚薄皮甜瓜以其高附加值和市场需求旺盛的特点,成为果蔬产业中的明星产品,其栽培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大棚薄皮甜瓜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620-2022)正式出台,为我国大棚薄皮甜瓜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更有效的栽培技术指导。
《大棚薄皮甜瓜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620-2022)是由辽宁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负责管理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大棚薄皮甜瓜的栽培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确保生产安全,并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栽培季节与区域选择
根据规程建议,大棚薄皮甜瓜的栽培最佳时期为春末夏初,具体时间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适宜的栽培区域需满足以下条件:
- 光照充足,遮阴适度;
- 土壤肥沃,排水顺畅;
- 交通便利,便于管理及运输。
品种选择与繁殖
品种选择是确保甜瓜品质的核心,规程强调,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口感佳的品种,繁殖方法可选用种子繁殖或嫁接繁殖。
栽培方式与密度
大棚薄皮甜瓜的栽培方式主要有立架栽培和地面栽培两种,立架栽培适用于大面积种植园,地面栽培则适用于小面积种植园,规程建议,每亩栽植密度一般在1500-2000株之间。
栽培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甜瓜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钾肥为主。
-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生长前期需水量较少,后期需水量增加。
- 温度管理:大棚内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白天温度以25-30℃为宜,夜间温度以15-20℃为宜。
-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可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
采收与保鲜
甜瓜成熟后,应及时采收,注意保持果实完整,避免损伤,采收后,可采用低温保鲜、气调保鲜等方法延长保鲜期。
规程实施与推广
《大棚薄皮甜瓜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与推广,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大棚薄皮甜瓜的栽培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各级部门应加强规程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工作,确保规程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棚薄皮甜瓜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不仅为我国大棚薄皮甜瓜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更为广大种植户指明了提升栽培技术的方向,我们期待更多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规程内容,为我国设施农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