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牛饲养管理规范DB61/T 1489.7-2021第7部分要点解析

团体标准 602
《秦川牛生产技术规范DB61/T 1489.7-2021》第7部分详细阐述了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料营养、饲养环境、健康管理等方面,旨在提高秦川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秦川牛作为我国重要的肉牛品种,其生产技术的规范化管理愈发受到关注,DB61/T 1489.7-2021《秦川牛生产技术规范》的第7部分:饲养管理,为秦川牛的饲养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手册,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旨在为秦川牛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秦川牛饲养管理规范DB61/T 1489.7-2021第7部分要点解析,秦川牛饲养管理规范DB61/T 1489.7-2021第7部分要点解析,2,技术规范,质量检测,第1张

DB61/T 1489.7-2021《秦川牛生产技术规范》第7部分:饲养管理,详细规定了秦川牛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措施等方面,旨在提升秦川牛的生产性能,确保其健康,并推动秦川牛产业的持续发展。

饲养环境

  1. 场地选择:秦川牛饲养场应选址于地势平坦、排水顺畅、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场内应合理划分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等,确保各区域功能明确、布局合理。
  2. 场地建设:饲养场应建设牛舍、运动场、饲料库、粪污处理设施等,牛舍需通风良好、保温防潮;运动场应宽敞平坦;饲料库需干燥防潮。
  3. 环境监测:定期对饲养场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指标符合秦川牛的生长需求。

饲料营养

  1. 饲料来源:秦川牛饲料应选用优质、新鲜、无污染的原料,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营养成分满足秦川牛的生长需求。
  2. 饲料配方:根据秦川牛的生长阶段、生产性能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确保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均衡。
  3. 饲料加工: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应确保营养成分不受破坏,加工设备需定期清洗、消毒。

饲养管理措施

  1. 分群饲养:根据秦川牛的生长阶段、生产性能和生理特点,进行分群饲养,如幼牛、育肥牛、繁殖牛等,确保饲养效果。
  2. 定时定量:根据秦川牛的采食习惯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喂时间、饲喂量和饲喂方式,避免过量饲喂,减少饲料浪费。
  3. 日常观察:饲养员应定期观察秦川牛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疾病预防:加强秦川牛的疾病预防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等,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5. 粪污处理:合理处理秦川牛粪污,采用堆积发酵、堆肥等方法,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DB61/T 1489.7-2021《秦川牛生产技术规范》第7部分:饲养管理,为秦川牛的饲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秦川牛的生产性能,推动秦川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