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367.11-2005荷斯坦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解析

团体标准 603
本文深入探讨DB61/T 367.11-2005荷斯坦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详细阐述了荷斯坦牛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料选择、饲养环境、健康管理等方面,旨在提高荷斯坦牛育成牛的养殖效益。

荷斯坦牛作为我国肉牛养殖的关键品种,其育成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对肉牛产业的繁荣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制定了《荷斯坦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61/T 367.11-2005),这一标准旨在为荷斯坦牛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指导,本文将深入探讨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实施意义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DB61/T 367.11-2005荷斯坦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解析,DB61/T 367.11-2005荷斯坦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解析,创新,2,技术规范,第1张

《荷斯坦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饲养环境

标准明确指出,荷斯坦牛育成牛的饲养环境需满足以下标准:

(1)温度:冬季室内温度需保持在10℃以上,夏季则应控制在25℃以下。

(2)湿度: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80%之间。

(3)通风:确保良好的通风,保证空气新鲜。

(4)光照:采用自然光或人工光照,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2-14小时。

饲料管理

标准对荷斯坦牛育成牛的饲料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饲料来源:选择优质、无污染的饲料原料。

(2)饲料配比:根据育成牛的生长发育阶段,科学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3)饲料加工: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注意防止饲料变质、污染。

(4)饲料储存:保持饲料干燥、通风,防止霉变。

饲养管理

标准对荷斯坦牛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分群饲养:根据育成牛的年龄、体重、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分群饲养。

(2)日常管理:定期观察育成牛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3)疫病防治:严格执行疫病防治措施,确保育成牛健康。

(4)繁殖管理:根据育成牛的繁殖性能,合理安排繁殖。

实施意义

  1. 提升荷斯坦牛育成牛的生长发育水平,降低饲养成本。
  2. 保障荷斯坦牛育成牛的肉质品质,提高肉牛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3. 推动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方法

  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养殖户对标准的认识。
  2. 建立健全荷斯坦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体系,确保标准有效实施。
  3. 强化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荷斯坦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不断进步。

《荷斯坦牛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61/T 367.11-2005)的实施,对于提升荷斯坦牛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建立健全规范体系、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确保标准有效实施,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