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牛标准化养殖,DB61/T 367.6-2005档案管理技术规范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61/T 367.6-2005 荷斯坦牛档案管理技术规范》为荷斯坦牛标准化养殖提供重要保障,规范档案管理流程,确保养殖数据准确可靠,提升养殖效率和质量。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荷斯坦牛作为肉奶兼用的重要品种,其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为了提升荷斯坦牛的养殖质量,确保养殖效益的最大化,规范荷斯坦牛的档案管理显得尤为关键,据此,湖南省畜牧兽医局制定了《荷斯坦牛档案管理技术规范》(DB61/T 367.6-2005),旨在满足这一需求,本文将对此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涵盖规范概述、主要内容、实施意义等方面。

荷斯坦牛标准化养殖,DB61/T 367.6-2005档案管理技术规范解析,荷斯坦牛标准化养殖,DB61/T 367.6-2005档案管理技术规范解析,2,技术规范,消费者权益,第1张

《荷斯坦牛档案管理技术规范》(DB61/T 367.6-2005)由湖南省畜牧兽医局制定,并于2005年正式发布实施,该规范的核心目标是规范荷斯坦牛的档案管理,提升养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为养殖户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荷斯坦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荷斯坦牛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DB61/T 367.6-2005对荷斯坦牛档案管理提出了明确的基本要求,涉及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 档案收集:全面、真实、准确地收集荷斯坦牛的出生、生长、繁殖、疫病防治、饲料使用、生产性能等资料。
  2. 档案整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编制目录,确保档案的有序性。
  3. 档案归档:按照规定的时间、顺序、类别对整理好的档案资料进行归档。
  4. 档案保管:采用适宜的保管条件,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5. 档案利用: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前提下,为养殖户、科研、教学等提供档案服务。

荷斯坦牛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

  1. 个体档案:包括荷斯坦牛的出生证明、疫苗接种记录、疫病防治记录、繁殖记录、生产性能记录等。
  2. 群体档案:包括荷斯坦牛群的品种、数量、来源、生长状况、繁殖情况、疫病防治情况等。
  3. 饲料档案:包括饲料种类、来源、使用量、质量检验报告等。
  4. 疫病防治档案:包括疫病种类、发生时间、防治措施、治疗效果等。

实施意义

  1. 提高荷斯坦牛养殖的科学化水平:规范的实施有助于养殖户全面了解荷斯坦牛的生长、繁殖、疫病防治等情况,为科学养殖提供依据。
  2. 促进荷斯坦牛产业的健康发展:规范荷斯坦牛档案管理,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规范管理,确保荷斯坦牛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
  4. 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荷斯坦牛档案管理的数据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促进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荷斯坦牛档案管理技术规范》(DB61/T 367.6-2005)的实施对于提升荷斯坦牛养殖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共同推动荷斯坦牛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