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牛操作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标准DB61/T 367.8-2005

团体标准 602
《DB61/T 367.8-2005 荷斯坦牛操作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是一本关于荷斯坦牛操作技术的规范解读与应用指南,本书详细介绍了荷斯坦牛的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操作规范,旨在提高荷斯坦牛养殖效率,促进畜牧业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荷斯坦牛作为我国奶牛养殖中的主力军,其繁殖技术已经成为提升繁殖效率、优化品种品质的关键手段,我国首部关于荷斯坦牛操作技术的行业标准——《荷斯坦牛操作技术规范》(DB61/T 367.8-2005)对荷斯坦牛的操作技术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我国荷斯坦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荷斯坦牛操作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标准DB61/T 367.8-2005,荷斯坦牛操作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标准DB61/T 367.8-2005,2,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第1张

DB61/T 367.8-2005《荷斯坦牛操作技术规范》解读

基本概念

该规范所指的荷斯坦牛繁殖技术,是指将母牛体内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或异种母牛体内,使其发育成健康个体的技术,这一技术具有提升繁殖效率、缩短繁殖周期、优化品种品质等多重优势。

基本程序

  1. 受体母牛选择:选择具有优良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的母牛作为受体。
  2. 供体母牛选择: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和繁殖能力的母牛作为供体。
  3. 胚胎采集:采用超数排卵技术,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方法采集供体母牛的早期胚胎。
  4. 胚胎冷冻:将采集到的胚胎进行冷冻保存,以备移植。
  5. 胚胎解冻:在移植前将冷冻胚胎进行解冻。
  6. 胚胎移植:将解冻后的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体内。
  7. 移植后管理:对受体母牛进行孕期管理,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规范要求

  1. 胚胎采集: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采集供体母牛的早期胚胎,确保胚胎质量。
  2. 胚胎冷冻:采用慢速冷冻方法,确保胚胎在冷冻过程中的安全性。
  3. 胚胎解冻:采用快速解冻方法,确保胚胎质量。
  4. 胚胎移植: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降低手术风险。
  5. 移植后管理:对受体母牛进行孕期管理,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应用

  1. 提高繁殖效率:通过繁殖技术,可以缩短繁殖周期,提高繁殖效率。
  2. 改善品种质量:技术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育,提高品种质量。
  3. 促进畜牧业发展:繁殖技术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我国畜牧业的整体水平。
  4. 保障食品安全:通过技术,可以提高奶、肉等产品的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荷斯坦牛操作技术规范》(DB61/T 367.8-2005)为我国荷斯坦牛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以提高成功率,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还需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为我国荷斯坦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