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牛虫病防治规范解析,DB61/T 367.14-2022关键措施保障健康养殖
《DB61/T 367.14-2022 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4部分》解析了虫病防治措施,强调其在保障荷斯坦牛健康养殖中的关键作用,规范从预防、监测和治疗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虫病防治策略,旨在提升荷斯坦牛养殖质量。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荷斯坦牛作为乳肉兼用的关键品种,其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在生产过程中,荷斯坦牛容易遭受虫病的侵扰,这不仅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还可能降低乳、肉品质,严重时甚至威胁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为此,我国出台了《DB61/T 367.14-2022 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4部分:虫病防治》,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荷斯坦牛养殖户提供有益的指导。
《DB61/T 367.14-2022 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4部分:虫病防治》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荷斯坦牛虫病防治的行业标准,该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降低荷斯坦牛虫病的发病率,提升养殖效益,保障消费者健康。
防治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荷斯坦牛养殖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加强环境消毒、合理使用驱虫药物等措施,有效降低虫病的发病率。
- 科学用药,合理选择:针对不同虫种类,选用高效、低毒、广谱的驱虫药物,确保驱虫效果。
- 适时驱虫,定期监测:根据荷斯坦牛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虫病的流行情况,适时进行驱虫,并定期监测虫病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 生态防治,减少药物残留:在防治过程中,注重生态防治,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残留,确保食品安全。
具体措施
改善饲养管理
- 加强饲料管理:确保饲料新鲜、清洁,避免饲料中的虫卵和幼虫。
- 合理搭配饲料:提高荷斯坦牛的抗病能力。
- 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减少虫卵的滋生。
环境消毒
- 定期消毒:对牛舍、运动场、饲料间等进行定期消毒,杀灭虫卵和幼虫。
- 采用高效消毒剂:如氯制剂、碘制剂等,确保消毒效果。
驱虫药物使用
- 根据生长阶段和虫种类选择药物: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
-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 观察反应:驱虫后,观察荷斯坦牛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定期监测
- 定期监测:对荷斯坦牛进行虫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例。
- 调整策略: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DB61/T 367.14-2022 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4部分:虫病防治》为荷斯坦牛养殖户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降低荷斯坦牛虫病的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保障消费者健康,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该规范,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