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牛生产环境控制与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解析

团体标准 605
《DB61/T 367.11-2022 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第11部分》聚焦于牛场环境控制与无害化处理,该规范旨在优化荷斯坦牛的养殖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养殖过程中的无害化处理,以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荷斯坦牛作为我国乳肉兼用的重要品种,其养殖规模逐年递增,为了保障荷斯坦牛的健康成长和产品质量,规范牛场环境控制与无害化处理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围绕《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1部分:牛场环境控制与无害化处理》(DB61/T 367.11-2022)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我国荷斯坦牛养殖提供有益的参考。

荷斯坦牛生产环境控制与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解析,荷斯坦牛生产环境控制与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解析,2022,2,技术规范,第1张

DB61/T 367.11-2022标准概述

DB61/T 367.11-2022是针对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的第11部分,主要规定了牛场环境控制与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要求,该标准明确了牛场环境控制的基本原则、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要求、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升荷斯坦牛养殖的环境保护水平,保障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

牛场环境控制

牛场选址与规划

牛场选址需综合考虑水源、土壤、气候、交通便利等因素,确保牛场周边环境符合养殖标准,牛场规划应合理布局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等,实现分区管理,降低污染风险。

牛舍设计与通风

牛舍设计应满足荷斯坦牛的生长需求,合理设置牛床、通道、通风设备等,确保牛舍内空气质量,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

饲料管理

饲料管理是牛场环境控制的关键环节,应选用优质饲料,严格控制饲料储存条件,防止饲料霉变,加强饲料添加剂的管理,确保饲料质量。

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处理是牛场环境控制的重要任务,应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方法,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无害化处理

病死牛处理

对病死的荷斯坦牛,应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方法包括焚烧、化制、深埋等,确保病原体得到有效消灭。

废水处理

牛场废水处理应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确保达标排放。

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

牛场环境监测应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指标,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

养殖生产监测

养殖生产监测包括牛只生长状况、饲料消耗、疾病发生等指标,通过监测,评估养殖生产水平,为改进养殖技术提供依据。

DB61/T 367.11-2022《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1部分:牛场环境控制与无害化处理》为我国荷斯坦牛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环境控制与无害化处理方法,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加强牛场环境管理,提高荷斯坦牛养殖水平,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