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506-2017标准大豆皂苷测定方法解析与应用探讨

团体标准 605
《DB14/T 1506-2017标准解读》对大豆皂苷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从标准解读出发,详细阐述了大豆皂苷测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旨在为大豆皂苷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大豆皂苷,作为一种存在于大豆中的天然活性成分,其生理活性丰富,包括降低血脂、抑制肿瘤、抗炎和抗氧化等,随着大豆皂苷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其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确保大豆皂苷检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我国制定了DB14/T 1506-2017标准,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为大豆皂苷的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DB14/T 1506-2017标准大豆皂苷测定方法解析与应用探讨,DB14/T 1506-2017标准大豆皂苷测定方法解析与应用探讨,标准解读,2,测定方法,第1张

DB14/T 1506-2017标准概述

DB14/T 1506-2017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旨在规范大豆皂苷的测定方法,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大豆皂苷的提取、测定及结果计算等内容,适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大豆皂苷的检测。

大豆皂苷测定方法

提取方法

DB14/T 1506-2017标准中规定了两种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和提取法。

  1. 溶剂提取法:使用甲醇或乙腈作为溶剂,将大豆样品研磨后,通过溶剂提取大豆皂苷,提取液经过离心、浓缩和定容处理,随后用于测定。

  2. 提取法:同样使用甲醇或乙腈作为溶剂,将大豆样品研磨后,通过特殊处理提取大豆皂苷,提取液经过离心、浓缩和定容处理,随后用于测定。

测定方法

DB14/T 1506-2017标准中规定了两种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薄层色谱法(TLC)。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利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并采用外标法定量。

  2. 薄层色谱法(TLC):使用硅胶薄层板,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4:1),采用碘化铋钾显色,并通过目测法定量。

结果计算

DB14/T 1506-2017标准中规定了大豆皂苷的结果计算方法,以大豆皂苷A、大豆皂苷B、大豆皂苷C等为主要成分,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各成分含量,再根据各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比计算大豆皂苷总含量。

DB14/T 1506-2017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大豆皂苷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大豆皂苷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力保障,以下是对该标准应用与展望的简要分析:

  1. 食品领域:该标准可应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大豆皂苷的检测,为食品质量提供依据。

  2. 医药领域:该标准可应用于大豆皂苷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为大豆皂苷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3. 化妆品领域:该标准可应用于大豆皂苷化妆品的质量控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产品。

  4. 研究领域:该标准有助于推动大豆皂苷基础研究,为开发新型大豆皂苷产品提供技术支持。

DB14/T 1506-2017标准的实施对于大豆皂苷的检测、应用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大豆皂苷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该标准将在我国大豆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