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586-2010,引领奶牛规模化养殖绿色高效新篇章
《DB14/T 586-2010 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规程》旨在打造绿色高效养殖新模式,规范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提升养殖效益,保障奶牛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规程从选址、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推动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畜牧业在农业产业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奶牛规模化养殖作为畜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养殖效益、确保奶源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国专门制定了《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规程》(DB14/T 586-2010),以规范奶牛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本文将围绕该规程,深入探讨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的相关问题。
DB14/T 586-2010规程概述
《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规程》(DB14/T 586-2010)是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规范奶牛规模化养殖场的设计、建设和管理,以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奶源安全,该规程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
-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奶牛规模化养殖场。
- 建设原则:遵循科学、合理、环保、高效的原则,确保养殖场具备优越的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
- 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畅通、交通便利、水源充沛、空气质量优良的地点作为养殖场场地。
- 规模与布局:根据养殖规模和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明确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等功能分区。
- 设施设备:配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奶牛养殖设施设备,包括牛舍、饲料加工间、厅、粪污处理设施等。
- 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人员管理:建立健全养殖场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要点
为确保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质量,以下要点需予以重视:
- 规模化养殖场选址:选择适宜的场地,确保养殖场具备良好的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
- 养殖场规划: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明确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等功能分区。
- 牛舍建设:根据奶牛生理特点和养殖需求,设计符合国家标准的牛舍,确保奶牛生长环境舒适。
- 饲料加工间:配置先进的饲料加工设备,确保饲料质量,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 厅:采用先进的设备,提高效率,确保奶源安全。
- 粪污处理:采用合理的粪污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
- 人员培训:加强养殖场人员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确保养殖场高效运营。
《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规程》(DB14/T 586-2010)为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规程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养殖场具备良好的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为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